本網訊(記者 陸迪)“十四五”以來,我國制造業大企業以科技創新為牽引,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為夯實實體經濟發展底座、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整體規模邁上新臺階,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從“十三五”末的110.91億元提高至173.65億元,提高了62.74億元;營業收入總額從40.24萬億元增長至51.68萬億元,增長了11.44萬億元;資產總額從44.33萬億元增長至53.31萬億元,增長了8.98萬億元。
經濟效益穩健增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歸母凈利潤總額從11796.62億元增長至11863.25億元,增長了66.63億元;人均營業收入從293.77萬元增長至368.53萬元,增長了74.76萬元。
創新驅動不斷增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的總體研發強度從2.30%提高至2.45%,提高了0.15個百分點;擁有專利數和發明專利數分別從1130293件和502529件增長至1663167件和803849件,增長了47.14%和59.96%;發明專利占比從44.46%提高至48.33%,提高了3.87個百分點。
結構調整持續優化,“十四五”以來,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加速,工程機械及零部件、鍋爐及動力裝備制造、輪胎及橡膠制品、水泥及玻璃制造、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等行業平均研發投入增長率均超過100%;戰新產業穩步增長,通信設備制造行業入圍企業數量從15家增加至20家,半導體、集成電路及面板制造行業入圍企業數量從6家增加至9家,新舊動能正加速轉換。
跨國經營步伐穩步推進。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海外營業收入占比從17.39%提高至19.10%,提高了1.71個百分點;海外資產占比從15.77%提高至17.01%,提高了1.24個百分點;海外員工占比從10.22%提高至11.17%,提高了0.95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王振華 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