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日前召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陳敏表示,目前,我國節水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農業、工業、城鎮生活、非常規水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各地新建成多個節水產業園區,節水相關產業市場規模估算超7600億元,為建設節水型社會、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保障我國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等中央文件、《節約用水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培育和發展節水產業均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結合職責協同發力,陸續出臺了支持節水產業發展的統計調查、技術推廣、財政投入、稅收優惠、綠色金融、水價改革、政府采購、消費品以舊換新、節水獎勵、合同節水、水權交易等專項政策,初步構建形成“1+N”政策體系。
陳敏介紹,各地政府把發展節水產業作為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積極出臺支持政策,制定專項規劃,設立產業基金,組建產業協會,引導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產業高地和成渝、山東、陜西等多個設備制造、科研創新集聚區為代表的“三地多區”節水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完善創新體系頂層設計,在研發端依托建設國家和省級節水技術創新中心進行科學布局,立項實施一批水替代、水再生、水循環等領域節水科研項目,繪制關鍵技術裝備發展圖譜,推動關鍵技術革新和產品迭代升級,節水領域公開專利超過2.9萬個;在應用端建立技術推薦推廣機制,遴選發布194項國家成熟適用節水技術和150項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裝備,搭建多層次交流展示平臺,促進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以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陳敏說。
陳敏補充,農業、工業、城鎮生活、非常規水、通用節水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發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成立區域節水產業聯盟,為數眾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圍繞節水研發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建設、管理服務全產業鏈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系統完備的產業體系。
陳敏表示,“十五五”期間,水利部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堅持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大力發展節水產業新質生產力,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和拓展國際循環,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節水產業體系。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