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生機盎然。在這個迎春而動、向新出發的美好時節,滁州迎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從“3000億”躍升至“4000億”,這座勢頭強勁、動能澎湃的“安徽第三城”僅用了4年時間。不僅如此,滁州從2012年的全國第185位躍升至2024年的第85位,是近十年全國進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
實干篤行,奮楫爭先。滁州牢記總書記囑托,勇擔“中國農村改革主要發源地”的重要使命,堅決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責任擔當,認真落實“三個往前趕”,正朝著加快打造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闊步前行。
科創破圈 培育新質生產力
機械手臂精準翻轉、搬運機器人來回穿梭、電子屏上實時滾動著生產線的各種數據……在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壓力表5G智能車間,“人機物聯”協同生產的智能化生產場景讓人眼前一亮。公司副總經理徐業成表示,多年來,企業以科技創新攻關核心技術,產品性能達到國際水平,溫度儀表產銷量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球前三。
天康集團的發展密碼,正是滁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滁州以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為旗幟性抓手,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全力引育優質科創資源和創新企業,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滁州科技創新指數、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均居全省第三,入選中國科創中心百強、科技創新競爭力百強城市。
科創平臺是集聚創新資源、匯聚創新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滁州把深化與大學大院大所合作作為加快各類科創平臺建設的重要抓手,已與72所長三角地區的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參與共建“科大硅谷”“工大智谷”,用好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滁州分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376家,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
科創平臺的搭建不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更激發了城市發展新動能,一批高科技、高性能、高質量的“金娃娃”落地生根,帶動滁州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去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均保持全省第三,規上企業總數穩居全省第二。
“雙招雙引” 澎湃發展新動能
2月6日上午,滁州全市“雙招雙引”工作動員大會召開。會議集中簽約了20個招商引資項目和10個國家級領軍人才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20億元。
同日,滁州市還舉行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項目145個,總投資619.4億元,涵蓋先進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光伏新能源、健康食品、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9個,總投資315.1億元。新開工的天祿光科技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主要進行高端TAC光學級薄膜研發生產,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3億元。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先抓項目。滁州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拼經濟的主抓手,用源源不斷的項目穩投資、穩增長,助力滁州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在把“施工圖”變為“實景圖”的實踐探索中,滁州始終堅持“頂格戰法”,制定招商方案,完善招商圖譜,建立儲備項目庫,按圖索驥、靶向開展“鏈式”招商。2024年,全市億元以上項目新簽約442個,新竣工10個、新投產334個。列入省重點投資計劃項目185個,總投資3755億元,均居全省第二。
招商引資快馬加鞭,招才引智“誠意滿滿”。滁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創新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構建星享、星創、星安、星游的“星連心”服務場景,并大力培養、團結、引領和成就人才,促使“近者悅、遠者來”的引才用才格局日趨形成,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正轉化為澎湃不竭的發展優勢。新入選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數均居安徽省第二;連續3年成為全省人口凈流入的3個城市之一,連續3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首次入圍“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
產業聚鏈 深度融入長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于滁州來說既是政治責任,更是使命擔當。滁州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個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主動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對標學習滬蘇浙,深化全方位合作,在全省率先實現與滬蘇浙城市、城區、園區合作全覆蓋,省際合作園區數量和體量均居全省第一,奮力在省內當先鋒、在長三角爭進位。
機遇無限的長三角一體化浪潮下,如何將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滁州給出答案。
把建好合作平臺作為長三角產業共榮發展的重要支撐,主動作為、率先突破。滁州探索“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全力推動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發展,與南京簽署“1+2”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寧滁新型功能區管委會,攜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打造省際毗鄰合作樣板區。在強有力的示范帶動下,天長—六合、明光—盱眙毗鄰合作區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不斷厚植發展動能。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定遠合作園、南京經開區鳳陽合作園正多點發力,全方位承接南京等地產業輻射,打造省際結對合作示范園區。
有優渥的科創生態滋養,有優質的合作平臺承接,滁州的產業體系迅速升級優化,通過深化實施“8+3”新興產業鏈鏈長制,精準對接長三角地區的先進制造業轉移,加快形成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的產業新格局。近三年引進的億元以上項目中,來自滬蘇浙地區的產業項目占省外項目的70%,利用滬蘇浙資金總量居全省第一位。
“亭滿意”是滁州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滁州堅持省內對標先進、省外對標蘇州,在全省率先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率先建立企業訴求“一口”收辦、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全市14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72項事項南京都市圈“跨域通辦”、“亭城通”市民卡與南京等110個城市聯網互刷,正努力實現“滬蘇浙能辦的事滁州都能辦”。滁州入選全省創優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點市、全國優化產業營商環境先行典范,獲評“蘇商投資中國首選城市”。
春潮奔涌,揚帆前行。滁州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高端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業三大產業產值已突破千億大關,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百億產業項目、特色產業集群、上市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縣(市、區)“四個全覆蓋”,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