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情況
毗鄰變緊鄰,跨界亦無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等6個省際毗鄰區域開展深度合作,探索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共同推動跨區域產城融合發展。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2021年4月,批復設立滁州市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制定《推進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工作方案》,出臺《支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若干政策措施》,將其作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行區、橋頭堡,重點推進建設。
主要做法及成效
1.雙向合作多方聯動。南京、滁州兩市簽署“1+2”戰略合作協議,水利、教育、衛生、環保等多個部門分別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形成了多領域、全方位的合作格局。兩市聯合成立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擔任雙組長,統籌協調示范區建設,負責研究解決示范區建設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來安縣和江北新區、南譙區和浦口區相應成立由雙方縣(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雙組長的工作推進小組,聚焦重點領域,研究推進新型功能區建設。毗鄰區雙方在規劃協同、交通設施、產業協同、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每年明確一批共同推進實施的建設項目和合作事項。
2.規劃編制多項統一。借力政策東風,寧滁兩地堅持規劃共編共繪,編制了《滁寧一體化發展國土空間戰略規劃》《滁州市毗鄰南京江北新區協同發展規劃》《滁州市沿南京江北新區扇形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20余項。共同編制《“頂山—汊河、浦口—南譙”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發展策略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分別納入兩地“十四五”發展規劃。頂山—汊河新型功能區按照“一心兩片”空間布局,著力打造寧滁同城化融合發展先行區、南京都市圈生態智造新城區、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區。浦口—南譙新型功能區按照“一帶一軸四組團”空間布局,著力打造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綠色發展樣板區、寧滁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區、蘇皖跨界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
3.路網聯通多點推進。寧滁兩地堅持交通先行,大力推進跨界交通無縫銜接,促進兩地要素流動。構建大通道。跨省城際鐵路——寧滁城際鐵路滁州段已建成通車。滁馬高速、合寧高速改擴建等建成通車。改善微循環。滁寧快速通道、104國道改建滁汊段、汊河大橋、池杉湖大橋建成通車;滁寧公交換乘中心及南京地鐵3號線林場站客運班線等多條公交線路,可實現兩地無縫換乘。港航齊發展。積極對接長三角黃金水道建設,著力構建以滁河為重點的航道網絡,推進滁河入江水道提標、滁河防洪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滁州港(汊河)可常年通航1000噸級船舶直達南京新生圩港口。滁州機場正在加快選址等前期工作。
4.產業發展多鏈協同。主動接受南京產業輻射,深度參與南京都市圈及長三角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確定產業方向。以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產業為主導,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基礎產業,形成“2+3”產業發展格局,聚力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兩大產業集群。合作共建產業園。南譙、浦口采取“浦口推薦、聯合招商、共同研判、產業協同”機制,規劃建設占地1000畝的“南浦合作產業園”,并納入南京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規劃建設區。來安與南京生物醫藥谷合作共建“江北新區—汊河生物醫藥產業合作區”,一期占地1000畝;全省首個縣域醫藥創新柔性服務工作站在汊河片區掛牌運行。堅持市場運作。兩地分別成立寧安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南浦合作開發有限公司,服務于合作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共同發起設立規模達20億元的南京都市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子基金,助推功能區招大引強。
5.生態共保多域開展。寧滁兩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建立區域生態環境和污染源監測監控體系,深入落實蘇皖兩省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建立健全南京都市圈跨區域環境污染執法聯動工作機制,提升跨區域環境污染聯合執法和糾紛處置能力與水平;在滁河上下游共建區域大氣環境監測信息共享平臺,完成17.5公里的滁河風光帶綠化景觀工程,共同推進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
經驗啟示
一是前瞻謀劃,強化“融”的規劃引領。充分運用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劃定最新成果,借力一流智庫,高起點謀劃汊河片區、南譙片區發展前景,高標準編制各類規劃,并納入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體系,指引新型功能區高質量發展。
二是打造樞紐,彰顯“融”的暢達便捷。以大交通思維推進滁寧交通一體化建設,聚力將滁州站打造成服務滁州及南京江北地區發展的區域性綜合樞紐。
三是平臺借力,打造“融”的前沿窗口。充分借用南京豐富的高教資源,加強與南京市大院大所和高校深度對接合作,在南京市建立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產業設計研發基地,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等深度融合。
四是產業聯動,增添“融”的持續后勁。堅持以產業化帶動一體化,以產業協同、互利共贏機制為合作基礎,探索與合作方建立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財稅分享和經濟指標統計機制,推動從單邊發展向融合發展轉變。
(滁州市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