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對人民群眾積極建言獻策的民主實踐予以高度肯定,并著重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需廣泛深入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這一重要指示,不僅為“十五五”規劃注入堅實民意基礎,更深刻昭示了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在互聯網空間延伸拓展的必然方向。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已成為凝聚磅礴偉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必答題。
網絡讓方寸屏幕成為民情“直通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在網絡空間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互聯網以其跨越時空、即時互動的特質,正成為匯聚社情民意的活躍空間。從“十四五”規劃編制時數百萬條網民建議被認真篩選吸納,到“十五五”規劃編制面向全社會持續開門問策,億萬網民只需指尖輕點、屏幕滑動,個體思考便能匯入國家發展的宏圖偉業。網絡空間前所未有地拉近了人民心聲與決策中樞的距離,使群眾路線的“神經末梢”在數字時代更加敏銳延伸。
網絡讓多元平臺成為民主“新引擎”。習近平總書記指示中“廣泛深入”的要求,點明了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重在機制創新、效能提升的本質。這絕非簡單地將線下群眾路線模式搬至線上,而是依托技術進步催生社會治理新形態。目前,各地生動實踐已展現其活力:智能化平臺精準捕捉民生痛點,大數據分析勾勒民意圖譜;“領導留言板”、政務APP等渠道確保網民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線上聽證、網絡議政協商等新模式使網民有序參與治理。網絡正前所未有地緊密連接“聽聲”與“辦事”,使“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云端高效落地,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虛實交融間暢行無阻。
網絡讓指尖互動成為共識“聚合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其核心在于通過互聯網構建治理共同體。當億萬網民通過屏幕傳遞的真知灼見被鄭重對待、認真吸納時,分散的個體智慧便如百川歸海般匯聚成推動國家進步的浩蕩力量。互聯網不僅是民智的“聚寶盆”,更應成為激發集體行動、凝聚社會共識的“能量場”。它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每一份向往與憧憬,都能在指尖的互動交融中找到共鳴,在政策落地中照進現實,最終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最堅實、最動人的幸福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點亮了明燈。從屏幕方寸間傾聽人民心聲,于指尖躍動中汲取無窮智慧,在網絡空間生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們當以此為新起點,讓每一次指尖的觸達都成為國家進步的合奏,讓億萬人民對幸福的期盼在數字浪潮中澎湃生長,最終匯聚成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時代最強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