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最美教師”侯純廣
在亳州市利辛縣第一中學的校園里,我們見到了剛結束三年援藏工作的侯純廣老師。他說話時總不自覺地先深吸一口氣,再緩緩道來,這是高原留給他的印記。從2011年到2024年,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到念青唐古拉山脈,這位普通的化學教師,在人生最寶貴的年華里,兩度奔赴祖國邊疆,在新疆、西藏的三尺講臺上,播撒知識星火、刻寫師者擔當。他的故事,是關于選擇、堅守與奉獻的深沉敘事。
風沙中的啟程:“和田需要老師,我想去!”
2011年的春天,安徽省首批援疆支教的通知打破了侯純廣家庭的平靜。當時,他的妻子正身懷六甲、腳踝腫脹,最需要丈夫的陪伴。
“看到通知上寫著‘新疆和田需要一名化學老師’,我心里那股火苗噌一下就點著了?!被貞浧甬敵醯臎Q定,侯純廣目光依然堅定,“大學畢業時就有去邊疆支教的想法,現在機會真的來了,我不想錯過?!?/span>
面對妻子的不舍和擔憂,他許下承諾:“等孩子會叫爸爸時,我一定回來。”這個承諾,承載著對小家的深情與對邊疆教育事業的赤誠。2011年2月,他告別親人,前往3000多公里外的和田。
和田的艱苦給了侯純廣“當頭一棒”——這里每年沙塵天氣超過200天,狂風卷起的沙礫能見度不足數米。他住在玉龍喀什鎮的教師公寓,每天清晨6點,當第一粒沙塵叩響窗戶時,他已背上教案出發。13公里的通勤路,風沙常把自行車鏈條纏住,他只能推著車在齊膝深的浮沙里艱難跋涉,“鼻腔里永遠殘留著鐵銹般的土腥味”。
然而,比自然條件更嚴峻的是教學挑戰。他所教的維吾爾族學生國家通用語言基礎薄弱,化學術語對他們而言更是如同天書?!昂⒆觽兒芘?,但‘試管’‘催化劑’這樣的詞,發音都很困難,更別提理解背后的概念了?!焙罴儚V回憶說。
怎么辦?這位來自安徽的漢子拿出了“鉆”勁。他自創了“通用語+化學術語”教學法,把每個專業詞語工整地抄在小黑板上,用紅粉筆仔細注上拼音,像教娃娃學說話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地領讀。為了讓學生記住元素周期表,他把“鋰、鈉、鉀、鈣”編成維漢雙語的順口溜;深夜的備課室里,他對著鏡子反復練習卷舌音,直到舌尖磨出薄繭。
針對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侯純廣采用“循環復習法”,在講授新知識時不斷鞏固舊內容,確保學生能跟上進度。他還針對性地布置作業,第二天必定逐一批改講解??傇诤笈乓ЧP頭的女孩古麗,至今記得侯老師第一次夸她“化學方程式配平正確”時,眼里的光比和田的落日還要亮。
一年半后,他帶的兩個班化學成績從年級墊底躍升至前兩名。臨別時,學生們在他課本里塞滿了用胡楊樹葉做的書簽和深情留言:“侯老師,我不會忘記和你相處的日子”“侯老師,我還沒來得及教你唱維吾爾族歌曲呢”……這些質樸的禮物,侯純廣珍藏至今:“那一刻我明白了,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心與心的交流?!?/span>
歸來與再出發:“爸爸想做的事就讓他去做!”
2012年,侯純廣如約回到利辛一中。邊疆的經歷讓他對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要關心每個孩子的全面成長。
他將援疆磨煉出的耐心和智慧傾注到家鄉學子身上。當時的利辛是國家級貧困縣,班里學生多數是留守兒童?!斑@些孩子表面堅強,內心其實很脆弱,需要更多關愛?!焙罴儚V說。
為此,他考取了心理健康輔導員資格證書,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情緒變化。有個女孩是孤兒,性格自卑內向,他特意安排活潑的同學與她同桌,周末還帶她回家吃飯,“就是想讓她感受家的溫暖”。還有個男生考試容易緊張,侯純廣就常在課間陪他散步談心,慢慢幫他建立自信。
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他的一天從清晨6點開始,常常要到晚上十點半后才能回家。在幼兒園上學的兒子這樣描述自己眼中的爸爸:“我爸爸在家就兩件事,吃飯和睡覺。”這話讓侯純廣心酸,卻無悔:“看到孩子們考上理想大學,露出燦爛笑容時,什么都值了?!?/span>
2013年,侯純廣發起成立學校志愿者協會,帶著學生去敬老院慰問、參與社區服務。雅安地震時,他組織學生為災區捐款?!把詡魃斫淌亲詈玫慕逃?,我希望學生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彼f。
就當生活逐漸平穩時,2022年5月,安徽省選派“組團式”援藏教師的通知再次點燃了他內心的火種?!斑@次是3年,去西藏山南。”妻子覺得3年時間太長,有些猶豫,可彼時已經六年級的兒子卻說出讓全家動容的話:“爸爸想做的事就讓他去做!”
最終,妻子與孩子的理解和支持,讓侯純廣再次踏上征程。2022年8月,他抵達海拔3700米的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
雪域高原上的傳承:“我要為山南留下帶不走的優秀教師隊伍?!?/span>
高原反應是給新來者的下馬威?!邦^疼、失眠、呼吸困難,走路快一點就喘不上氣?!焙罴儚V描述初到山南的感受,“但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和新疆的學生一模一樣。”
他被任命為山南二高教務主任,面對疫情下的網絡教學難題,他提出增加課時、線上考試、強化巡查等舉措,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同時,著手完善教學考評機制,激發當地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
但在他看來,這些還不夠?!霸夭粌H要‘輸血’,更要‘造血’。我要為山南留下帶不走的優秀教師隊伍?!?/span>
于是,他主動申請成為山南市高中化學兼職教研員,組織全市聯合教研近20次,上示范課12節,辦講座7次,聽評課150余節。2023年12月,他被聘為西藏自治區“互聯網+”高中化學教研工作坊首屆成員,推動了跨市教研交流。
最讓他自豪的是與藏族教師頓珠群宗結成的師徒對子?!邦D珠老師很有潛力,我們一起備課、研討,他進步很快?!边@種“傳幫帶”正是他追求的“造血”式援教。
對學生,他同樣傾注心血。學生巴桑次仁來自單親家庭,家在那曲,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侯純廣主動與他結對,不僅輔導功課,周末還多做幾個菜,叫他來宿舍改善伙食?!?024年高考,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學,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侯純廣笑著說。
藏族女孩巴桑美朵化學基礎弱,回答問題聲音小得像蚊子。侯純廣就帶領全班同學一起鼓掌鼓勵她:“不要怕錯,大膽說!”漸漸地,她的聲音響亮起來,臉上也綻放出自信的笑容。
三年援藏期滿,侯純廣回到了安徽,但半個多月來,他說話時還是不自覺地先深吸一口氣?!肮烙嬤€要段時間才能適應平原的空氣。”他笑著說,眼神卻飄向遠方,仿佛又看到了雪山下的校園。
多年來,侯純廣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新時代教書育人楷模”等稱號,并于今年9月獲評全國“最美教師”。但他說最珍貴的榮譽,是學生們發自內心的那句“老師,我不會忘記您”。
短評:從皖北平原到邊疆大漠,從三尺講臺到雪域高原,侯純廣兩度奔赴,用二十載光陰詮釋師者仁心,展現了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家國情懷。他像一棵胡楊,把根深深扎進祖國最需要的土地,在風沙中堅守,在高原上綻放。他用知識的星火點亮邊疆孩子的夢想,用教育的紐帶連接起民族同胞的情感。侯純廣的堅守告訴我們,最動人的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在祖國大地上寫就的無言大愛。這份跨越山河的奉獻,閃耀著新時代人民教師最璀璨的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