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八路軍第二縱隊政委黃克誠率第三四四旅、新二旅等部南下華中,與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第六支隊在渦陽以北新興集會師。此后兩支部隊整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轄第4、第5、第6旅,共9個團,1.7萬余人,彭雪楓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
11月16日,駐徐州日軍第十二獨立混成旅團及駐蚌埠、宿縣之日偽軍5000余人,附汽車70輛、坦克20余輛,在飛機掩護下,分路西犯渦陽、蒙城等地。駐該地區之國民黨軍何柱國部、馬彪部、李盛宗部等聞風喪膽,迅即向太和、阜陽方向潰逃。
板橋集位于蒙城東北25公里處,交通方便。四縱司令員彭雪楓、參謀長張震判斷,沿宿蒙公路西犯之敵必攻蒙城板橋集,即令第5旅滕海清部和特務團聯合在板橋集打一個防御阻擊戰,以遲滯西犯之敵,支援友軍。
第5旅當即在板橋集加寬寨墻,構筑壕溝工事,摩拳擦掌,準備迎擊敵人。
17日晨,進犯的日偽軍到達板橋東北烏集,從東、南、北三面對板橋集形成半包圍態勢。在炮火掩護下,敵人兵分兩路,從東南角和南面發起進攻。第5旅機槍、步槍同時開火,擊退敵多次沖鋒。惱羞成怒的敵軍遂集中兵力向東門12連陣地發起攻擊,并施放煙幕彈掩護推進。待敵進至圍墻根時,12連開火還擊,將炸藥包和由700多個手榴彈分散捆綁的“集束炸彈”狂風驟雨般投向敵群,直炸得敵軍鬼哭狼嚎,尸橫遍野,戰地上空硝煙滾滾,遮天蔽日。
戰至下午1時許,敵出動數架飛機對第5旅陣地實施掃射、轟炸,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少數敵人越過壕溝,爬上圍墻。萬分緊急之際,我指戰員奮力反擊,并與爬上圍墻的敵人展開肉搏戰,僅有少數敵人僥幸逃回。
激戰至黃昏,敵人數次沖擊,屢攻屢敗,后增派的部隊蜂擁而至,企圖包圍板橋集。面對緊急形勢,滕海清考慮到我軍堅守板橋集的4個連隊,已苦戰整整一天,敵眾我寡,若再堅守下去,糧彈補給將出現困難,同時會增大傷亡。為保存有生力量,旅長滕海清率部趁著夜色朦朧之際,順著西門外的“抗日溝”迅速撤離板橋集。
5旅部隊撤出當晚,第四縱隊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白浪率特務團兩個營趕來增援,并傳達上級要求奪回板橋集重鎮的指示。當晚11時,滕海清親率兩個營在西,白浪率特務團在東,同時向板橋集敵人發起攻擊。敵軍憑借工事,拼命防守,我軍幾次進攻都未能奏效。
戰至18日凌晨,滕海清與白浪各率部隊分頭向西北曹市集方向轉移,途中分別在唐南集、王集附近遭遇正在行進中的日偽軍主力,再次展開激戰。一時槍聲大作,炮聲隆隆。敵人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坦克橫沖直撞,低空飛行的敵機也慌忙爬向高空。滕海清遂命令第5旅部隊趁機出擊,英勇的指戰員如猛虎撲食,沖入敵群,直打得敵人到處亂竄。激戰至10時,敵人在倉皇中向渦陽敗退。
與此同時,特務團在王集同敵人激戰中,以交叉火力將一架超低空俯沖的敵機擊落,墜毀在蒙城以北的石山子,日軍3名駕駛員當場斃命。遭遇戰以敵軍潰退而告終。
經過兩天一夜的鏖戰,我軍以傷亡300人的代價,殲滅日偽軍千余人,擊毀敵坦克兩輛、汽車17輛,擊落敵機1架,取得輝煌戰績。
板橋集戰斗,我軍以弱勝強,創造了華中敵后抗戰中首次擊落日軍戰機的光輝戰績,打出了人民軍隊的軍威,鼓舞了邊區軍民奮勇殺敵的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