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10月29日,首屆安徽省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業務技能競賽決賽在合肥拉開帷幕。來自全省的30名選手歷經理論測試的層層篩選,最終在此展開路演比拼。
以賽選才 從千人海選到巔峰對決
本次大賽自啟動以來便吸引廣泛關注,在1049名符合報名條件的選手中,共有871人積極參賽,參賽率高達83%,充分顯示出賽事的吸引力與選手的參與熱情。
經過嚴格篩選,63名選手憑借扎實的功底成功晉級理論測試環節。隨后,賽事白熱化,最終30名選手脫穎而出,獲得進入路演展示決賽階段的資格。
“從全市100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中選拔5人參賽,我們復刻決賽模式開展初賽,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宣城市代表隊領隊戴子蓁介紹,為備戰決賽,這支隊伍不僅強化理論學習,更邀請專業老師針對性培訓PPT制作與演講臺風。
決賽現場,競賽流程嚴謹規范。評委代表鄭重承諾,將以公正客觀的原則,依據評分標準為選手打造陽光透明的競賽環境。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朱穎表示,賽事旨在搭建展示交流平臺,推動各級工會加強隊伍建設,目前全省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制度健全、作用凸顯,已成為基層工會工作的重要力量。合肥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宣麗玲也指出,全市200余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扎根一線,為基層工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路演曬實績 基層智慧展現服務溫度
“七期微心愿活動幫助272名困難職工,工間操培訓覆蓋近5000人次。”寧國經開區總工會劉雁敏的路演,展現了困難幫扶工作的細膩溫度。她針對申報材料繁瑣的問題,推出工會工作一本通,通過一對一指導等方式打通幫扶工作最后“一公里”。
選手們的路演展示各有亮點,選手王然帶來的“工會主導+社會參與”模式,建成102家工會驛站,累計服務超30萬人次,滿意度達98%以上;選手潘琳以“重點建、牽頭建、兜底建”策略,2024年吸納1600余名新業態勞動者入會;來自六安經開區的選手創新直播帶崗模式,更用35天打造24小時智能勞動者之家,相關經驗入選創新案例……
從職工子女關愛到新業態權益保障,從工會驛站建設到非公企業建會,選手們的實踐彰顯著工會工作的專業深度。
以賽賦能 淬煉隊伍續寫服務初心
“路演讓我看清工作不足,明確了今后工作的改進方向。”剛結束路演展示的參賽者,一邊整理著寫滿批注的路演手稿,一邊感慨道。
在這場聚焦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業務技能的賽事中,像這樣帶著“問題意識”參賽的選手不在少數,有人帶著職工反饋的“幫扶流程長”的困惑尋求優化方案,有人帶著新業態勞動者入會難的實踐難題找解決之法……賽場成了大家找差距、學方法的“實戰課堂”。
以賽為鏡,更以賽聚力。梳理工作臺賬、提煉服務模式、打磨路演PPT……選手們在備賽過程中不僅復盤了過往工作的亮點與短板,更通過跨地區交流借鑒到先進經驗。
這場賽事落幕的同時,也是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服務升級的新起點。871名參賽者的熱情參與,30名決賽選手的精彩展示,勾勒出安徽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的專業群像,為基層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