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依法保障人民權益,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五年來,我國法治建設堅持人民至上,一系列護民生、解民憂的舉措落地見效,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守護公平正義,以法治之力為人民安康筑牢屏障。
山東濟南齊魯公證處的辦事大廳里,購房人韓先生正與賣房人王女士辦理房屋交易手續,這套房產還有20萬元房貸未清,而“貸款未結清如何安全過戶”,曾是困擾很多二手房交易者的現實難題。

山東省濟南市齊魯公證處主任 馮培明:傳統模式,帶著抵押的房子,不經過貸款銀行的同意是過不了戶的。當事人必須得籌錢或者借高額過橋資金才能夠解押,然后才能夠過戶。賣方他怕他解押過戶以后,買方不給他錢怎么辦?而買方又擔心我把錢給了你,你不配合我過戶怎么辦?
為破解這一難題,司法行政機關創新探索出一條“業主省心、銀行放心”的不動產過戶新路徑:依托公證機構開展“帶押過戶”業務,無需提前還清貸款即可完成登記過戶。具體而言:由公證處設立專門、獨立的提存賬戶,買方將首付款、買方貸款銀行將貸款轉入賬戶后,即可辦理房產過戶業務。過戶完成后,公證機構按約定將賬戶資金分別劃轉給賣方和賣方貸款銀行,全程保障各方資金與交易安全。

購房人 韓先生:把所有流程都簡化了,我們原來可能要跑好幾個地方,要好幾天(辦完)的一個事情,現在就一天就能辦下來。
賣房人 王女士:包括網簽,包括過戶之類的我都可以一次性解決了,幫我省了很多時間,也幫我省了很多麻煩。
更便利的是,買賣雙方僅需到公證處一次,余下手續均可由公證處代辦,房產證直接郵寄到家。

山東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處長 王帆:截至目前,山東省共辦理帶押過戶公證服務1.6萬余件,交易總額達260億元,平均每筆業務為群眾節約交易成本5000余元,節省時間7個工作日。
二手房交易中的“公證護航”,正是我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持續升級的一個縮影。2023年以來,司法部部署開展“公證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圍繞減證便民、提速增效、規范優質,刪減不必要證明材料 116 項、刪減證明達29.3%,有效解決循環證明、無謂證明等問題。壓縮辦證期限、推進“一證一次辦”“一事一站辦”,不斷提升公證服務質量與群眾滿意度。
中央依法治國辦秘書局負責人 任勇:“十四五”期間,我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累計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1.7 億多次,法律服務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每年辦理各類法律服務業務4000多萬件,保障群眾合法權益。推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成為常態。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