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安徽貨物貿易進出口連跨3個千億元臺階,由“十三五”末的5451.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8643.7億元、年均增長12.2%,高于全國平均增速4.2個百分點,增速居長三角第1位。
從數據上看,安徽外貿規模強勢躍升,增速動能強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今年以來,安徽外貿繼續逆勢上揚、爭先進位。前三季度,安徽外貿進出口總額7262.5億元,同比增長15.7%。外貿總值在全國的排名由13位躍升至9位。
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全球貿易環境,安徽外貿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背后既有“量”的跨越式增長,也有“質”的飛躍性提升。
通過在政策供給和產業服務上精準發力,安徽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呈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
“含新量”更多——外貿結構優化升級
“十四五”以來,安徽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為外貿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安徽“一鏈一策”推進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提質升級。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車產量、新能源汽車產量、汽車出口量,均居全國第1位。
目前,全球10%的顯示面板和全國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組件、15%的家電都在安徽生產。隨著安徽產業鏈逐漸向中高端躍升,出口產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也相應提升。
從外貿統計數據來看,“十四五”以來,安徽省平板顯示模組和集成電路分別出口556.3億元、84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倍、9.9倍。機電產品出口值占全省出口總值比重從“十三五”末的59%上升至超過七成。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總值比重下降至不足一成。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達到1.3萬家,較“十三五”末增加近4000家。
“近年來,我們圍繞汽車產業、集成電路產業等安徽省重點產業,先后出臺支持‘皖車快跑’、服務安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等定制化工作措施,推動安徽外貿結構不斷轉型優化。”合肥海關關長周榮球說。“十四五”以來,合肥海關推出34個符合安徽省情的專項活動,出臺相關創新和服務舉措246條。針對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進口設備及零部件種類多、歸類難等特點,合肥海關大力推廣減免稅“ERP”快審模式,并率先落地戰新產業進口危化品檢驗“白名單”制度,壓縮屬地檢驗作業平均時長達90%,減少物流倉儲成本45%。
“速度”更快——安徽對外物流大通道建設邁上新臺階
“十四五”以來,安徽著力構建起“水陸空”立體化國際物流大通道,助力外貿跑出“加速度”。
“我們依托合肥綜保區、中歐班列(合肥)始發站和數字口岸‘三位一體’的開放通道,‘新站造’產品48小時即可抵達歐洲腹地,助力實現數字貿易‘買全球、賣全球’。”今年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合肥市新站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許永向來賓介紹新站區外貿情況,道出了當前外貿物流的高效、快捷。
“安徽雖然是內陸省份,卻具有通江達海,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顯著區位優勢。”合肥海關副關長李燕說,通過優化監管模式、提升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一系列舉措,安徽對外物流大通道建設已邁上新臺階。
在水運方面,安徽積極推動省內港口融入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聯動接卸”監管模式在全省水運口岸實現全覆蓋,壓縮了企業50%的轉駁運輸時間、30%的境內運輸成本。
在空運方面,安徽持續提升物流樞紐能級,大力支持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蕪湖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港建設,目前全省累計開通國際空運航線已超20條,通達亞洲、歐美等主要經貿城市。“十四五”以來,合肥新橋機場口岸進出境貨運量年均增幅超過16%,預計今年貨運量可達4萬噸;蕪宣機場今年以來貨運量已突破萬噸。
陸運方面,安徽全面推廣了中歐班列“鐵路快速通關”模式,壓縮班列運輸周期1—2天,企業運輸成本降低30%。安徽中歐班列累計發運4029列。其中,合肥中歐班列開行國際線路覆蓋20個國家、177個國際站點。
今年7月,全省首票國際公路運輸車輛業務(TIR)成功在蕪湖落地,標志著安徽省繼航空、鐵路、海運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順利打通。
開放力度更大——“安徽制造”鏈接全球市場
面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新形勢,安徽加大開放力度積極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推動RCEP等貿易協定落地,充分釋放政策紅利,讓企業享受便捷服務與經濟實惠,增強出海信心。
仁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清潔能源領域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其產品已出口應用于25個國家和地區。仁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胡羽然表示,企業將重點拓展海外新興市場,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未來我們將完善全球化服務網絡,將光伏清掃解決方案推廣至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胡羽然說。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總值達3919.4億元,占全省貿易總值的54%,較“十三五”末增長8個百分點;對東盟、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除發揮政策優勢提振主體信心外,安徽積極開展“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建設行動,以“平臺通道優勢”激活“市場優勢”,把對外開放平臺打造成為“安徽制造”鏈接全球市場的重要窗口。近年來,世界制造業大會、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黃山)論壇、徽商大會、“徽動全球”等開放平臺的能級持續躍升,越來越多的安徽本土優勢企業實現“抱團出海”,出口產品暢銷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逆勢揚帆,破浪啟航。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躋身外貿大省行列的安徽正以昂揚之姿擁抱世界,以創新之智鏈接全球,產品出海、品牌出海、產業鏈出海齊頭并進。“制造皖軍”的崛起,不僅跨越地理的邊界,更突破發展的疆界。在開放與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一個更具韌性、更富活力的安徽,正奮力書寫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嶄新篇章,與世界共享發展新機遇。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