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培哥煙囪面包”是一家坐落在合肥廬陽區步行街上的面包店,這里點餐很安靜,掃碼、制作、打包,一切都在無聲中進行。這家由聽障人士經營的小店,不光用美味的面包征服顧客的味蕾,更用堅持與善意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創業故事。
從成都到合肥 因為夢想更為牽掛
“一開始干物流,因為溝通不便辭職了,后來跟著同為聽障人士的師傅學烤面包。”店主汪武的創業之路,源于多年前,他在成都旅游,被當地的美食吸引,便萌生了開店的想法。
在成都開店期間,面包店憑借與眾不同的口味獲得了不少好評。但隨著父母歲數越來越大,對家人的牽掛讓汪武最終決定回到安徽。
“我老家在安徽利辛縣,后來來到合肥,在合肥創業有家人支持,也能更好地照顧父母。”妹妹汪勤成了他得力的幫手,一個揉面、一個烘烤,配合默契。
用心做面包 靠品質贏信賴
“培哥煙囪面包”,不到20平方米的空間里,以橙色為主色調。汪武穿著工裝圍裙,戴著手套專注仔細地擦拭煙囪面包的木芯模具。
“我們不加一滴水做面包,只用黃油和牛奶。”他從貨架上取下原料罐,這些原料都是他通過對比多家商家的用料后用心挑選的。
因為堅持用心用好原料,面包店收獲了很多顧客。店外價目表上,冰淇淋、抹茶、巧克力……眾多口味的煙囪面包,吸引著行人。“顧客都很熱心,會耐心打字和我們溝通,還會主動幫我們宣傳。”汪武一邊用手機打字,一邊比出“謝謝”的手語,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不少顧客購買后會拍照發朋友圈,還有的顧客會提醒前來購買的其他顧客掃碼點單,大家溫暖的幫助,讓他很感動。
傳遞善意 為聽障伙伴提供工作崗位
“我知道聽障人就業有多難,所以想為他們提供一個崗位。”汪武的面包店里,目前共有四位員工,全部都是聽障人士。采訪當天,一位來自云南的小伙正在熟悉工作,即將正式入職。
在成都開店時,汪武曾聘請聽障人士黃李峰兼職,后來黃李峰成功考上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汪武至今仍為他感到驕傲:“我們聽不見,讀書很不容易,他能考上大學,我真替他高興。”
為了讓員工更好地適應工作,汪武會用手語配合手機打字進行指導。在他看來,同為聽障人士,彼此溝通無障礙,更能相互理解。
未來,汪武計劃開更多分店,吸納更多聽障伙伴加入。“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聽障人士能自食其力。”
看著烤爐里正在旋轉的面包,看著身邊忙碌的妹妹和員工,汪武眼神里充滿了對創業這條路的堅定。這家“無聲面包店”,不僅是汪武的一個創業項目,更是他傳遞溫暖與希望的平臺,在無聲的世界里,他用雙手創造著自己的精彩。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