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今天開幕。全會將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未來五年我國發展錨定坐標和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強調要“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高質量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提供了遵循。
人民是歷史長河奔涌的不竭源泉,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之所以能取得偉大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終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兩彈一星”的驚天巨響到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一部五年規劃史就是一部黨領導億萬人民砥礪前行的團結奮斗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制定的五年規劃,充分汲取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再次雄辯地證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也進一步堅定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信心。
五年規劃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福祉,應當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問計于民、問策于民,讓規劃編制過程成為聽民聲、匯民智的過程,成為尋求人民群眾意愿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的過程,我們的規劃才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規劃。五年前編制“十四五”規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7場座談會,當面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首次通過互聯網向全社會征求對規劃編制的建議。正是這種開放包容、集思廣益的民主實踐,使得規劃不僅體現國家意志,更凝聚了全社會的普遍共識。今年“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再次通過網絡征求意見,短時間內收到300余萬條網民建言,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應當繼續堅持“開門編規劃”,秉持“大家商量著辦”的理念,將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充分吸收到規劃編制中來,使“十五五”規劃獲得最廣泛的認同,為未來五年的共同奮斗奠定堅實思想基礎。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眾的急難愁盼是編制規劃應當直面的靶心。群眾的急難愁盼都是具體而實在的,無論飯碗的松穩、錢包的鼓癟、看病的難易,還是上學的遠近、住房的大小、養老的憂樂,老百姓面對的這些問題都是五年規劃必須回答好的問題。在編制“十五五”規劃的過程中,應當正視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掌握真實情況,弄清楚人民群眾在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方面還有什么困難,在工作生活中還有哪些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認真加以研究,在規劃中明確提出有針對性的思路和舉措。唯有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補齊民生短板中持續發力,我們制定的規劃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真正擁護,規劃實施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
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強大的創造偉力,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是制定政策、編制規劃取之不盡的智慧寶庫。從田間地頭摸索出的致富路徑,到車間廠房迸發的技術革新;從社區治理的“微創新”,到數字轉型的“新模式”……實踐證明,人民群眾的探索往往最具首創精神,人民群眾的辦法往往最能切中要害。編制“十五五”規劃,應當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注重從群眾身上汲取養分和智慧,特別是要認真總結人民群眾在實踐中探索的好經驗好做法,提升為長效制度、常態措施,在規劃中加以固化和推廣。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我們要把“十五五”發展藍圖根植于人民需求的沃土,傾聽田野車間最真實的脈動,汲取街頭巷尾最樸素的智慧,努力畫好規劃編制的最大同心圓,確保規劃既高瞻遠矚又緊貼大地,成為承載人民期盼、回應時代呼喚的科學指南。我們堅信,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十五五”規劃編制必將是一場踐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生動實踐,更將是“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相統一”的成功典范。我們也堅信,當每個平凡的崗位都迸發奮進的火花,當每條真誠的建議都融入發展的藍圖,當每份微小的力量都匯聚成前進的動能,我們便擁有了創造新輝煌的磅礴偉力,“中國號”巨輪必將劈波斬浪、穩健前行。(冒小飛)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