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阜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2923.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5.8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927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1741.1億元,增長6.2%。
農業生產形勢向好,主要畜產品供給穩定。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7.4億元,同比增長3.6%。蔬菜產量324.1萬噸,增長3.8%;水果產量95萬噸,增長4.1%。豬牛羊禽肉產量50.9萬噸,增長2.5%,其中,豬肉、牛肉產量分別增長6.5%、11.1%。生豬出欄409萬頭,增長7.4%;牛出欄15.9萬頭,增長10.7%。牛奶產量2.4萬噸,增長12.7%。水產品產量8.9萬噸,增長4.6%。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新興產業增勢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25.4%,制造業增長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分行業看,全市34個大類行業中24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為70.6%。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煤炭開采和洗選、農副食品加工、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增長31.2%、25.4%、22.4%、15.4%、12.1%。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2%,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12.5個、1.5個百分點。
市場銷售穩定增長,綠色智能商品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8.0億元,同比增長5.3%。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6%。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增長5.4%,餐飲收入增長5.0%。限額以上單位中,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手機、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的家用電器、智能家用電器零售額分別增長106.4%、93.7%、62.6%、56.6%。
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收窄,高技術產業投資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1—8月收窄0.2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2.6%、11%。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11%,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9.7%。技改投資增長18.6%,居全省第2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4.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5.5%。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金融信貸穩健運行。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0.0億元,增長5.8%。民生類支出426.8億元,占比85.4%,增長7.5%。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7.7%,衛生健康支出增長25.4%,住房保障支出增長16.7%,教育支出增長9.4%。
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105.8億元,同比增長9.2%,比年初增加654.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5917.5億元,增長11.6%。貸款余額6093.4億元,增長6.4%。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增長10.1%,比年初增加339.5億元,占全部貸款增量的82.7%。
物價水平溫和上漲,居民收入穩定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1.5%,衣著價格上漲2.5%,居住價格上漲0.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9%,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1%,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1.3%,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4%,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9.6%。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9元,同比增長5.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39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9元,增長5.8%,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6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隨著各項政策舉措接續發力顯效,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但外部環境仍然嚴峻復雜,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市統計局副局長洪安艷表示,下階段,將全力以赴鍛長補短、挖潛增效,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推動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全媒體記者 任秉文 通訊員 王云)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