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10月1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近日,省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推進“農業保險+”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在總結我省“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將全面推進“農業保險+”改革。
據了解,2022年以來,我省在全國首創開展“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行動計劃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在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省委、省政府決定全面推進“農業保險+”改革,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分險、增信、賦能等作用,作為財金協同支持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農業保險+”改革在全國是首創首試。
根據《實施意見》,在改革目標上,到2025年底,實現“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試點全覆蓋,“農業保險+”改革全面推開;到2026年,農業保險風險保障超2300億元,帶動涉農貸款持續增長、余額力爭達到3萬億元,涉農融資擔保在保余額超350億元;到2027年,“農業保險+”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源投入“三農”領域,實現鄉村振興投入可持續,助力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實施意見》主要包括4項行動、20項具體舉措。
一是實施“農業保險+”多元融資行動。以“+一攬子金融產品”為主線,通過設立“政保貸”綜合金融產品、實施“農業保險+”專項擔保計劃等方式,打通“+信貸”“+擔保”“+基金”“+期貨”等政策存在的難點、堵點,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源流向“三農”領域。
二是實施“農業保險+”多維賦能行動。依托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設立“農業保險+”版塊,建立線上信息共享機制,通過開發農業企業科創保險產品、創新文旅保險體系、推廣數據資產運用等,在不同維度上拓展數據、科技、平臺、文旅、資產等要素資源,為農業保險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多場景、開辟更多路徑。
三是實施“農業保險+”多鏈融合行動。聚焦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生態鏈、技術鏈,推廣“一鏈一險”模式,提供“種、養、加、儲、銷”全鏈條保險服務,發揮保險資金耐心資本優勢,深度挖掘農業企業上市后備資源,推行“專家+農技員+協保員”協同模式,為鏈上企業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四是實施“農業保險+”多層次覆蓋行動。持續增強重要農產品保險保障能力,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探索商業險共保模式,持續推進“防貧保”綜合保險,深化民生保險試點,整合現有村級農業保險服務點,加強基層農險服務隊伍建設,夯實“農業保險+”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