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已經過半,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今年前10個月安徽汽車產量275.5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143.03萬輛,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分別領先第二名約38萬輛、23萬輛,距年度產量首次登頂越來越近。
產量持續領先的同時,安徽汽車產業近來在結構升級上也取得積極進展。一個突出的亮點是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打造的超高端品牌尊界持續熱賣,上市4個月大定突破1.5萬臺,在同級別市場屬于“顛覆級”表現。此外,主打中高端價格帶的蔚來汽車在過去三個多月交付量連創新高,10月更是首次突破單月4萬輛,告別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低迷狀態,四季度有望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
在汽車行業“內卷”現象嚴重的背景下,尊界和蔚來的突破有著重要意義。
經過多輪價格戰,汽車行業整體盈利水平已經相當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5%,略高于2024年的4.3%,處于史上次低水平。整車企業的低盈利,必然傳導至零部件企業。全產業鏈盈利狀況不佳,對質量控制、發展后勁都有不利影響。
尊界在超高端市場取得自主品牌前所未有的成功,蔚來及其子品牌在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不僅有利于兩家企業改善自身盈利狀況,也讓人對行業走出“內卷”、實現健康發展增添信心。未來,安徽汽車產業能否延續并擴大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的勢頭,將是衡量“汽車第一省”對全行業引領作用的重要試金石。
業績拐點
11月18日,自主品牌首款高端中型SUV、蔚來主力車型ES6迎來第30萬輛交付。在位于北京未來科學城的蔚來體驗中心,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將該車型的紀念版交到用戶手中。
蔚來ES6是中國30萬元以上純電汽車市場中首個達成30萬輛交付的車型,但蔚來當下最熱銷的產品,則是兩款純電大型SUV:8月1日開始交付的樂道L90和9月21日開始交付的蔚來全新ES8。樂道L90上市后,連續3個月位居純電大型SUV銷量第一,截至10月31日交付33348輛。蔚來全新ES8在10月底達成交付1萬輛的成績,創40萬元以上純電車型交付破萬的最快紀錄。
兩款銷量“擔當”的拉動下,蔚來公司一掃上半年的低迷,交付量自8月以來連創新高,10月更是達到40397輛,首次突破4萬輛,同比增長92.6%。隨著銷量大增,蔚來更加接近四季度實現單季度盈利的目標。
在超高端市場,安徽車企也實現了自主品牌歷史性的突破。江淮汽車與華為共同打造的尊界S800起售價70.8萬元,上市19天累計大定超5000臺,4個月大定突破1.5萬臺。在尊界向上突破和商用車基盤穩固的雙引擎驅動下,江淮汽車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5.13億元,同比增長5.54%、環比增長20.44%,扭轉了一段時間以來營收下滑、業績承壓的態勢。
安徽汽車產業近年來的高速增長中,奇瑞和比亞迪貢獻了最多增量,兩者在安徽的年產量均是百萬輛級別。在安徽本土車企中,奇瑞近年來的經營狀況最好,在9月25日成功于港交所圓夢上市。相形而言,蔚來和江淮汽車過去幾年業績增長速度不夠引人注目。如今,蔚來終于打造出自己的爆款產品,江淮汽車更是通過尊界一舉捅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讓安徽汽車產業有了更多增長極和更大的想象空間。
技術突破
蔚來和江淮汽車業績向好、盈利狀況改善,對于安徽來說,是產業厚度和發展后勁的體現;對于行業來說,則顯示了走出“內卷”、實現良性循環的積極動向。
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三電”技術的進步和大規模應用,以及生產線上的數字化智能化變革,改善了新能源汽車產品體驗,提高了生產效率。技術升級、效率提升給行業帶來降價空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這是產業發展進步的成果。但物極必反,當價格競爭愈演愈烈,陷入惡性循環、無序狀態,以至于整車企業及零部件供應商的利潤率跌至健康水平以下,就不能不令人擔憂產品質量和行業長遠發展。
近兩年,政府有關部門、汽車行業組織和許多企業都紛紛呼吁整治“內卷式”競爭,也采取了不少舉措。江淮汽車向超豪華領域尋求突破,蔚來汽車在高端純電領域和換電服務方面的堅守,都可以看作是不搞低水平“內卷”的發展路徑選擇。
江淮汽車在尊界產品的研發、制造上投入巨大。在研發端,專門組建了超5000人的研發與交付團隊,成立了尊界上海研發中心。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大、同濟大學等頂尖高校,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團隊及國家實驗室建立深度合作,共研新架構、新材料、新技術,構建起支撐超高端豪華汽車的產業與創新體系。在制造端,江淮汽車與華為聯手打造了集數字化研發、綠色低碳智造、品牌體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世界級標桿智能工廠——尊界超級工廠。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車研發投入超30億元,同比增長超30%。
蔚來更是出了名地在研發上舍得花錢。這固然引發外界對其研發投入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的爭議,但確實產生了諸多對行業進步有重要意義的成果。比如,蔚來ET9是中國首款獲得工信部許可搭載線控轉向技術的量產車型,以電信號傳遞與控制替代汽車方向盤與轉向輪之間的機械連接,對于汽車智能化特別是高階智能駕駛功能的落地具有重要意義。蔚來自研的神璣NX9031芯片實現量產后,替代英偉達Orin-X方案,單車成本直降1萬元,為提升毛利率提供了有力支撐。
堅持技術創新和長期主義,靠品質和差異化服務贏得市場、改善業績,已經并將繼續被證明是汽車行業走出“內卷”的必由之路。
出海“破卷”
“內卷”之所以成為問題,一個重要因素在于市場空間不足。在需求不增長或增長緩慢的情況下,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帶來的供給量提升和質的升級,幾乎必然導致激烈的價格競爭。破除“內卷”,除了治理無序的價格戰之外,開拓市場空間也很重要。出海,無疑是當下中國汽車產業開拓市場空間的關鍵途徑。
安徽是中國汽車產業出海的“優等生”。2024年,安徽整車出口量躍居全國首位,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安徽造”。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出口汽車(含底盤)80.2萬輛,保持全國第一,同比增加17.8%;價值856.6億元,同比增長25.5%。安徽汽車出口數量仍在高速增長,價值增速更高于數量增速,說明出口汽車的價格水平也在提升。
已經連續20多年穩居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的奇瑞,無疑是靠出海“破卷”的代表。今年1月至10月,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228.89萬輛,其中出口106萬輛,占總銷量的近一半,是年內最快達成出口百萬輛的中國汽車集團。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是奇瑞在歐洲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1月至10月,奇瑞在歐盟和英國市場銷售汽車17.11萬輛,同比增長2.4倍。
蔚來和江淮汽車沒有奇瑞那樣耀眼的出海業績,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蔚來從去年年底調整歐洲市場戰略,放棄了過去復制國內直營模式的做法,轉而在當地尋求優質合作伙伴來開拓市場。最近,蔚來旗下定位為精品小車的車型螢火蟲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后,開啟了出海之路。江淮汽車在商用車出海上有不錯的成績,中高端輕卡出口連續十四年居行業第一,在海外成功打造了5個年銷超萬臺市場。
“走出去”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繼奇瑞之后,如果蔚來和江淮汽車也能在出海上有更大作為,將為破除“內卷”增添更多安徽貢獻。
■ 記者 汪國梁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