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雨松)自“十三五”末以來,安徽外貿進出口規模連續跨越三個千億級臺階,由5451.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8643.7億元。今天上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決勝‘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合肥海關相關負責人就“十四五”期間海關工作情況進行介紹。
“十四五”以來,安徽省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速達到12.2%,領跑長三角地區。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7262.5億元,同比增長15.7%;外貿總值在全國的排名由13位躍升至9位,穩居中部第一,合肥海關圍繞履行“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著力提升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持續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
“十四五”期間,合肥海關把握國門安全風險規律和安徽地域特點,持續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累計監管進出口貨物近9000萬噸,查獲涉政、涉槍、涉賭等違禁物品1.1萬件,處置不合格商品1.3萬批次,有效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強化綜合治稅,累計征稅1068.3億元。保持反走私高壓態勢,查辦走私犯罪案件106起,對走私違法犯罪活動形成有力震懾。
與此同時,合肥海關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圍繞安徽省重點產業,先后出臺支持“皖車快跑”、服務安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等定制化工作措施,推動安徽外貿結構不斷轉型優化。“十四五”以來,機電產品出口值占全省出口總值比重從“十三五”末的59%上升至超過七成,其中,汽車出口躍居全國第1。
通過平臺建設,安徽逐漸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十四五”以來,合肥海關積極協調推動省內各類開放平臺申建,目前全省共有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各6個,數量均居中部地區第1位。同期,合肥國際陸港成功爭創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蕪湖中歐班列順利開行,蕪宣機場貨運功能實現臨時對外開放,蕪湖口岸朱家橋港區擴大開放獲批、三山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