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鹿嘉惠 徐旻昊 張雨秋)11月2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合肥智能育種加速器創新研究院聯合發布兩項重要成果:全鏈條機器人育種家“小海”與“海霸設施”小麥快速育種商業化服務平臺,這標志著我國在智能育種裝備與工程化應用上取得關鍵突破。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智能所智能育種團隊自2022年起創新提出“生物育種工程化”理念,推進“合肥智能育種加速器”(海霸設施)大科學裝置規劃建設。
機器人育種家“小海”可以看作是“海霸設施”大科學裝置關鍵技術試驗示范和概念驗證的“微縮版”,涵蓋“種質創制—種質鑒定—種質穩定”育種全鏈條關鍵環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智能所副所長、研究員黃河介紹,“小海”利用載能離子誘變育種技術進行AI賦能,開辟非基因編輯的高效發掘基因資源新路徑,基因挖掘效率提高10倍以上;重點建設了常規條件難以實現的逆境篩選平臺如極端天氣條件、極端土壤條件等,精準智能控制作物生活環境,融合高效精準的逆境表型鑒定體系,可以實現抗逆種質的定向通量篩選鑒定,滿足市場亟需的穩產品種培育的種質需求;此外,構建了面向多作物多品種的一年多代快速育種體系。
另一成果“海霸設施”小麥快速育種商業化服務平臺,通過智能環境控制,可實現春小麥年繁6代至7代、冬小麥4代至5代,將傳統8年至10年的育種周期大幅壓縮為2年至3年。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