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11月6日,記者從安徽省“決勝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全省公安機關聚焦“打防管控建創服”一體發力,不斷完善以服務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為基本框架的工作體系,有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省公安機關聚焦我省十大新興產業發展,通過精準對接促進產業落地、主動靠前提供場景市場、包容審慎做好安全監管等舉措,持續推動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其中,在服務低空經濟方面,積極構建低空安全管控體系,當前,全省已匯聚低空經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570家,探索建立“合肥天鵝湖低空安防示范區”并推廣復制建設經驗,夯實城市低空安全底座,助力合肥市打造“低空之城”。
在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制定落實服務保障具有國際競爭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十條舉措,目前全省16個市級車管所全部設立“新能源·心服務”專窗,開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道路2362.6公里;在4家汽車企業開展預查驗試點,累計通過預查驗模式上牌120余萬輛,今年上半年我省新能源汽車產量達73.09萬輛,位居全國第一。
自2020年以來,省公安廳連續6年先后出臺“參與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36條”、“服務保障經濟持續回升向好16條”等152項便民利企舉措,各地公安機關也因地制宜研究出臺了一系列護航措施,政策供給及時精準、契合實際,受到企業群眾廣泛好評。2024年1月,省公安廳和合肥市公安局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優秀單位。2024年以來,開展整治民營企業內部突出腐敗犯罪專項工作,重點打擊民營企業職務侵占、挪用資金、非國家工作人員行受賄等犯罪,全省共偵辦案件84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0人,挽損1.46億余元;組建“安商護企輕騎兵”入企開展法律咨詢和安全宣防,累計開展活動1100余場次;通過“兩書一單”機制,向企業發送風險提示單139份;深化“警官聯系包保企業項目”工作機制,累計包保聯系重點企業、重大項目7262家,指導各地上門開展安防業務指導4.6萬余次,為企業健康發展筑牢安全防線。
在全國率先實現市縣兩級經濟犯罪案件接報案中心全覆蓋,建立落實涉企案件分級分類“領導領辦包保”等制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助力企業在皖放心經營、安心發展。2024年,全省公安機關共偵辦涉知識產權及制售偽劣商品領域刑事案件1000余起,去年以來,累計辦理非法經營、合同詐騙、串通招投標等侵企經濟犯罪案件2300余起,幫助企業挽回損失2億余元。
同時,持續優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務,積極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全系統推廣“無證明辦事”服務,以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全面完成“一窗通辦”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各地政務服務中心的1199個公安專業窗口,已全部整合升級為723個綜合窗口,實現企業群眾到“一扇窗”辦“全警事”;在全國率先建立“辦不成事”反映和解決機制,搭建“警企議事群”“警企懇談會”“警官聯系包保”等溝通渠道,在規上企業聚集區設立246個“為企服務警務室”,在全省110接處警服務臺設立133個“護企110”專席,2024年以來累計幫助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1463個,企業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