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城文化研究又出新成果:桐城歷史上諸多文化世家皆抱團聚居古時“鳳儀坊”。這一發現,為探尋桐城文化乃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同時也為研究中國文化世家集群提供了珍貴樣本。
桐城文化研究學者陶善才耗時十六年考證考察研究發現,自元末明初以后,在桐城北大街(舊時稱東大街)區域,有一處文化世家聚居地——鳳儀坊,至今仍保存有“鳳儀”二字的牌坊。最先是明朝桐城派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方以智的祖先從江南遷徙至此,后陸續遷進姚、左、馬、盛、胡、趙等諸多世家大族,他們比鄰而居,世代聯姻,熱衷講學、結社,學術上互補共進。幾百年來,人才噴涌,碩儒名臣輩出,構建起獨特的文化生態體系,成就了鳳儀坊“一座古坊文脈長”的傳奇。自明代以來,鳳儀坊一直是桐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桐城文化發展史上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善才將他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書——《文脈:桐城鳳儀坊》。作者通過深入研究方志、古籍、家族譜牒并結合實地考察發掘出諸多不為人知的文化寶藏。書中詳細考證了“百科全書派大哲學家”方以智的出生與成長,對以往的眾說紛紜進行了廓清;書寫了方苞、戴名世、姚鼐等文化巨匠與鳳儀坊的淵源。該書提出的鳳儀坊的“學術共同體”現象,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為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桐城,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天下高文歸一縣”的“文都”之美譽。其孕育的“桐城派”曾雄踞中國文壇200余年,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桐城文化的核心區域,鳳儀坊更是隱藏著諸多有待探索破解的文化密碼。
據悉,《文脈:桐城鳳儀坊》新書發布會將于5月10日在安徽圖書城舉行。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