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2025年農歷九月初九,我們迎來傳統佳節重陽節,也迎來了第13個法定“老年節”。街頭巷尾的普通百姓正用一頓熱飯、一場鄰里相聚、一次陪伴,展現重陽“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地鐵站里唱紅歌 重陽引共鳴
重陽節當天,合肥地鐵西七里塘站的換乘大廳里,小橋灣社區老年藝術團的團員們身著整齊的紅色裙子,以“重陽暖程,秋韻紅歌”為主題,唱響一首首經典紅歌,引得過往行人紛紛駐足拍照、鼓掌。
“今天一共唱10首歌,取‘十全十美’的好寓意!”藝術團負責人陶老師介紹,此次活動是藝術團為慶祝重陽節特意籌備,從開場的《親吻祖國》到收尾的《祝福祖國》,每一首曲目都經過精心挑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場地由地鐵站主動聯系邀請,藝術團成員自備服裝,全程義務參與,用歌聲為通勤市民送上重陽祝福。
“能在地鐵站給大家唱歌,還能慶祝自己的節日,特別開心!”團員李霞加入藝術團已一年多,她笑著說,團里的排練很規律,社區退休的文藝工作者授課,每周一到兩次在小橋灣社區開展,大家不僅唱紅歌,也練流行曲,每次排練都像“老友聚會”。
小區里話家常獨居老人不孤單
下午4點,川海花園小區里,老人們搬來幾張小板凳圍在一起,熱鬧地聊天。68歲的周大爺是小區里的獨居老人,往年重陽都是一個人過,今年鄰居王大姐早早約了他,還喊上了另外幾位獨居老人,一起過重陽。
王大姐端來蒸好的米糕分給老人:“這是我早上特意做的,加了豆沙,軟糯好消化,你們嘗嘗。”周大爺咬了一口,甜到了心里:“小王有心了,比我自己孩子想得還周到。”旁邊的劉阿姨也笑著說:“咱們小區老人多,平時互相幫襯,過節湊在一起,比一家人還熱鬧。”
“以前哪有這么好的日子,現在出門方便,看病有醫保,鄰居們還互相照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起年輕時的趣事,說起現在的生活周大爺感慨道:“雖然孩子不在身邊,但有這些老鄰居陪著,一點不孤單。”夕陽下,老人圍坐一起開心交談的溫暖畫面成了重陽節里最美的風景。
子女回家下廚一頓飯暖心房
傍晚6點,家住包河區的張莉回到了父母家。70歲的母親正坐在沙發上擇菜,非常驚喜地看到女兒突然出現。“知道爸媽想吃我做的飯了,今天下班回來陪他們過重陽。”張莉邊說邊系上圍裙開始忙活。
燉排骨、炒時蔬,都是父母愛吃的菜。“以前上學時,媽都會在重陽這天給我煮菊花酒,祛災祈福。現在換我給他們做飯,讓他們也享享福。”張莉一邊翻炒鍋里的菜,一邊和母親嘮家常,“您上次說膝蓋疼,我帶了護膝,等吃完飯給您試試。”
飯桌上,母親夾起一塊排骨放進張莉碗里,笑著說:“不用總為我跑回來,你工作忙,我們在家挺好的。”話里雖這么說,眼角的笑意卻藏不住。“其實老人要的不多,一頓熱飯,幾句貼心話,比啥都強。”張莉說,這是她連續第三年回家陪父母過重陽。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這些藏在煙火氣里的溫情,也讓重陽這個節日有了最真實的暖意。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