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11月15日至17日,2025中國黃山書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書會以“江淮日日新 書香‘皖’正濃”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省內省外聯動、行業大眾共享的創新模式,將擁有38年歷史的文化盛會升級為全國一流文化展示平臺,讓書香在江淮大地持續浸潤。
線上+線下 打造“永不落幕”的全民閱讀盛會
本屆書會構建了“主會場引領、多節點聯動”的傳播格局。除合肥濱湖會展中心主會場外,500多個線下分會場覆蓋全省省、市、縣、鄉四級,并延伸至省外部分圖書館與特色書店,實現全域覆蓋與跨省聯動。
“在家門口的新華書店就能同步參與書會,還能通過直播搶購書籍,方便又省時。”合肥市民邊宇的話,道出了雙線融合模式帶來的便捷。本屆書會線上搭建了45個分會場及“皖新云書店”云展場,提供自助購書、在線聽書等一站式服務,打造“永不落幕的云端書會”。
“我現在是在2025中國黃山書會的現場,歡迎大家跟隨我一起逛書會,我身后是美好閱讀市集,這里大朋友小朋友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網絡達人將鏡頭對準書會現場推介。
書會現場,50余個直播間同步開播,百余名網絡達人打卡薦書,直播賣書成為展會新風尚。從城市書房到鄉鎮書店,從線上直播間到線下體驗區,多元場景讓閱讀觸手可及。
書籍講好皖美故事 非遺創新激活文化基因
“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徐淙祥先生,72歲高齡仍堅守田埂53載,創新實踐綠色農業土地承包模式,選育優質品種,帶領鄉親走上規模化、科學化種糧路,屢創高產紀錄。”在《豐收的守護者:“時代楷模”徐淙祥》新書暨研學課程發布會上,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徐海燕的介紹,將一位種糧大戶的堅守與擔當娓娓道來。該書以人物故事為載體,將鄉村振興與糧食安全的時代主題融入書香傳播,讓“國之大者”通過書頁走進大眾心中。
與此同時,《安徽文化故事匯》叢書在書會現場重磅首發。這套分為《徽州篇》《長江篇》《淮河篇》《江淮篇》的叢書,以“精準化、故事化、數字化”為特色,從徽州古韻到江淮風情,從長江奔流到淮河婉轉,用生動的文字與鮮活的故事解碼安徽文化基因,讓讀者在閱讀中觸摸江淮大地的文化脈絡。
“‘錢龍引進八方財’借鑒傳統年畫改良,‘讀書貪吃蛇’結合蛇年元素與閱讀寓意,‘合肥文旅章’是城市地標的移動窗口,西漢四象瓦當靈感設計的印章更是兼具古樸韻味與現代審美。”青壹社展臺前,設計師范振宇向觀眾介紹著自家的原創印章。這些融合傳統民俗與現代設計的非遺文創作品,吸引著眾多觀眾駐足觀賞、打卡蓋章,讓非遺在創意設計中貼近生活。
不遠處的新拙手藝工作室展位上,合肥手藝人產飛燕正忙著向顧客介紹樣式各異的虎頭帽:“這次書會我帶來的虎頭帽,是在母親傳授的傳統手藝基礎上做的創新,比如這款原創貓頭帽,每一頂的配色、造型都不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她一邊展示著手中的作品,一邊說道,“希望通過這種非遺創新,讓老手藝‘活’起來,把咱們的文化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從傳統虎頭帽到創意貓頭帽,一針一線間皆是對非遺技藝的堅守與創新,讓古老的帽飾文化在當代煥發新的魅力。
書會不僅是圖書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本屆書會書寫著文化的“守正”與“創新”,讓“皖美”故事越講越生動,讓文化基因越傳越鮮活。
國際視野搭建交流橋梁 行業盛會擘畫發展藍圖
作為安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本屆書會首次邀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發行商代表參會,“安徽書架”海外落地揭牌儀式為安徽文化國際傳播新增通道。全球出版機構齊聚,既帶來國際優質讀物,也助力安徽出版走向世界,彰顯書會的“國際范”。
聚焦行業發展,書會舉辦第二屆最美書店學習大會,邀請“全國最美書店”的代表交流研討實體書店創新模式。舉辦全國新華書店融合發展大會,邀請文博、文藝、文創、文旅等領域專家深度研討新華書店未來發展路徑。
韜奮基金會少年兒童分級閱讀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興文化”產業發展聯合體聯動,為出版發行業提供高端交流平臺。近300家參展單位讓書會成為文化產業創新策源地。
2025中國黃山書會以創新拓寬文化傳播邊界,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傳統與現代碰撞交融、省內省外廣泛聯動,扎根江淮、放眼全球,在書香傳遞中書寫文化強省建設新篇章。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