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8時,勢加透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張學鋒背著雙肩包,來到了合肥市包河區衡山路1號,參加上市公司產業對接座談會。
當天,與他一樣,早早來到會場的還有數十名上市公司掌舵人、優強企業負責人和金融投資機構負責人,安徽省16市的負責同志以及各市工信、招商部門主要負責人。
“安徽制造業的發展,讓人很驚喜,也讓我覺得有很多的合作機會。”認為自己“不善言辭”的張學鋒笑著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在爭做安徽制造業升級‘合伙人’。”
“來這里,尋找合作機會”
張學鋒也不記得這是今年第幾次來到安徽,但他肯定下次還要來。
“我們公司專注于潔凈動力無油壓縮機研發與產業化,打造了全球領先的動壓氣懸浮技術平臺。”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張學鋒說,“安徽科技創新發展亮眼、制造業發展飛速,我也是多次來這里,尋找合作機會。目前,我們的新型儲能技術已經運用到工業氣體領域,并被一家產業鏈企業用在蚌埠市固鎮縣的一個即將建成投產的項目上。”
這次來到安徽,張學鋒坦言:“重點想考察潔凈高效動力如何與安徽快速發展的制造業集群建立示范與應用推廣以及投融資合作機會。同時,也希望與科大訊飛、陽光電源等頭部企業建立聯系與合作,共同探討AI算力中心、儲能系統熱管理等領域的創新升級。”
當前的安徽制造業正處于能級躍遷、質效提升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投資窗口期,全省制造業投資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一批產業實現了“無中生有”“有中生優”“優中做強”,也吸引了一批優質企業的目光。
“安徽省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尤其是在汽車制造、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產業方面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創新動能。”2023年登陸科創板上市的日聯科技是中國工業X射線領域的龍頭企業,日聯科技黨委書記董偉說,“這兩天在合肥,我們也感受到這里優越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產業鏈配套以及政府對實體經濟的大力支持。”
在上市公司產業對接座談會上,董偉表示,“我們愿以核心技術,與安徽本土企業、科研機構深入合作,保障這些重點行業安全布局以及搭建產學研用平臺等,并積極探索投資擴產項目,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投資安徽,就是投資未來”
一場對接會下來,蘇商集團董事、CEO俞文的微信好友多了十幾個,其中不少是安徽各地工信、招商部門的同志。
蘇商集團是一家以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與運營為核心產業的國際化大型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近年來,安徽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疊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等多重國家戰略優勢,發展態勢和前景令人振奮。”俞文認為,“從城市運營商的專業視角來看,投資安徽,就是投資未來。”
“我們將以此次對接交流為契機,在新型基礎建設、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化旅游和產業資源合作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投資布局,推動資源、智慧、資本等要素向安徽集聚。”俞文說。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與俞文有著同樣的想法,并且行動起來。
9月9日,陸德豐達集團負責運營的飛豬旅行安徽運營中心落地合肥。“我們與阿里旗下飛豬旅行達成戰略合作,安徽近些年經濟發展迅速,是飛豬旅行發展的重點省份。”陸德豐達集團董事長范陸表示,未來3年至5年,飛豬旅行將以線下運營方式全面進駐安徽各大城市,計劃直接投資2億元以上,用于開設四五百家飛豬旅行線下門店,預計實現就業1萬人次。
老牌上市公司申達股份也已將目光投向安徽。
“2023年10月,我們在淮南市設立了傲銳汽車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占地面積11600平方米,現有員工150人,主營業務系汽車用紡織內飾產品,涵蓋頂棚、輪罩、底護板等,一年銷售額已超億元。”申達股份董事長陸志軍說。
“感知活力潛力,攜手合作共贏”
“前段時間,我們參與的全國首只銀行系險資AIC基金落地安徽。這是由工銀投資與合肥產投聯合發起的AIC股權投資基金。”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都富說。
由中國工商銀行,法國安盛集團和中國五礦集團合資成立的工銀安盛人壽,在全國有19家分公司、1家中心支公司和1家資產管理公司。“早在2016年,工銀安盛安徽分公司就已開業,是安徽壽險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王都富表示,公司聚焦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等金融需求,截至8月末,在皖資金運用合計69.05億元;工銀安盛全資子公司工銀安盛資管通過債權投資計劃和信托計劃,累計為安徽地區投融資103.8億元。
資本的持續流入,與安徽經濟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程英春介紹,“十四五”以來,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9%,居全國第8位、長三角第2位;今年前7個月增速達到8.5%,居全國第7位、長三角第1位、中部第1位,“往前趕”的韌性與活力凸顯。同時,結構也在持續優化,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提升至16.1%、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提升至43.6%、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2.4%、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11%。
從資本市場上看,自2020年以來,全省A股上市公司從126家增加至186家,總量穩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陽光能源、科大訊飛等已上市企業不斷提質擴量,國盾量子、晶合集成等科技型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奇瑞汽車等行業龍頭蓄勢待發,一大批優強公司在安徽實現了快速擴張和跨越發展。
上市公司產業對接會結束后,人潮還久久未散去:企業家與企業家、企業家與金融大咖、企業家與政府工作人員忙著溝通、忙著留下聯系方式。
多位參會的企業負責人認為,借助世界制造業大會這一高能級平臺,不僅與各位行業領軍者深入交流,而且更全面地感知安徽制造業的活力與潛力,將攜手開拓合作共贏新空間。
(記者 何珂)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