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來,泗縣各級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落實黨建主體責任為主線,全力抓基層、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抓規范、促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百花齊放、亮點紛呈,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在實踐中不斷夯實加強,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泗縣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堅持思想先行,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
泗縣堅持理想為根,信念為魂,不斷深化理論武裝,加強黨性教育,黨員干部的群眾觀點、群眾立場得到進一步強化,思想、作風、黨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扎實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接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嚴明紀律規矩、解決突出問題,切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大力實施黨員能力素質提升工程。始終把加強黨員教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堅持以提高黨員素質為目標,以縣、鄉黨校為主陣地,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采取“菜單式”“訂單式”“請進來”和“走出去”等方式,累計培訓基層黨員10萬余人次。
堅持“黨的一切活動到支部”導向。出臺《嚴格規范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的指導意見》《全面推行主題黨日制度的指導意見》等制度性文件,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認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堅持每周一下午集中學習制度。
堅持真抓嚴管,鍛造干事創業“排頭兵”
泗縣大力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制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持續增強基層黨員干部隊伍活力。
高起點強化素質提升。積極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523”工程,制發《關于加強全縣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意見》,全面提升基層干部帶頭致富能力,積極引導和鼓勵村干部領辦創辦新型經濟組織,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三職合一”模式,比例已達到28%。
高標準加強班子建設。在全市率先完成村和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共選出村和社區“兩委”干部1248人,其中正職“一肩挑”102人,大專及以上學歷332人,45歲以下570人,村級干部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創新開展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實施村干部調整部門聯審及縣鄉備案制。
高質量加強人才儲備。注重加強后備干部培養,公開招聘35周歲以下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村(社區)后備干部276名,積極建立定期招聘、跟蹤培養、擇優選拔機制,一批年輕后備人才脫穎而出。
高水平加強隊伍管理。近5年來共發展黨員1518名,黨員隊伍結構不斷改善。創新實行黨員積分制管理,全面推進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服務,積極建立流動微信群,3500名流動黨員納入有效管理。
堅持固本培源,增強基層黨建“向心力”
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推進。全縣1486個基層黨組織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分類建立完善云平臺、黨統、非公、標準化、“兩學一做”5個工作平臺,村(社區)在職及離任干部、扶貧小組長、發展黨員、非公和村黨建指導員、支部黨建7個檔案和發展黨員、黨費收繳、轉接組織關系、黨小組、標準化建設5本臺賬。
基層政治生態進一步凈化。將黨風廉政教育作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的必修課,深度剖析村級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印發村級權力清單,強化村級“三公開”,規范權力運行。規范選舉產生187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568名監委會委員,統一管理和運轉機制。
基層基礎保障進一步加強。嚴格按照“六有”標準規范168個村級活動場所,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近3年基層黨建保障投入經費達3億元。積極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基礎報酬逐年增長機制,不斷提升績效標準,為符合條件的離任村干部發放離任補助。
堅持創新創優,各領域基層黨建全面進步
農村黨建助力脫貧攻堅得到新提升。創新實施“一抓雙促”特色工程,開展“脫貧攻堅”“環境改善”“鄉風文明”“信訪維穩”“基層黨建”等“五面紅旗”爭創,配套實施“五面紅旗爭創公示牌、村干部星級評定公示牌、扶貧小組長三面紅旗爭創公示牌、十星級文明戶公示牌、雙培雙帶先鋒爭創公示牌”等“五牌聯動”工程,做法受到中組部、省委組織部充分肯定。
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深化拓展。探索實施“泗城鎮(開發區)綜合黨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三級聯動模式,創新組織設置方式,推行結對共建,初步構建了區域內各領域黨組織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共駐共建的城市黨建工作格局。積極加強社區服務中心和服務站點建設,全縣19個社區實現“一站式服務”。創新開展“紅色物業”等特色服務品牌。
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取得新進展。采取“建、聯、掛、靠”等多種方式抓組建、抓覆蓋,目前全縣有黨員的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100%。大力開展“三有兩評”“雙星培育”“雙培三幫帶”等載體活動,創新實施“雙推雙設”活動。
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強。制定《關于加強全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理順中小學校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對58家民辦學校黨組織隸屬關系進行合理調整。
機關黨建工作得到規范提升。積極開展“紅旗黨支部”爭創、“黨員服務之星”、“黨員先鋒崗”評選活動,在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組織和黨員中廣泛開展“三亮三創三比”活動。
堅持聚焦主責,種好基層黨建“責任田”
書記帶頭,上率下行。縣委主要負責人帶頭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多次深入農村、非公企業、中小學校等領域開展調研,召開全縣基層黨建現場推進會,帶動各級黨組織書記聚精會神抓黨建、履職盡責抓落實。定期舉辦“五面紅旗村”爭創觀摩會、“三看三評”黨建督查現場調度會,黨建責任進一步壓實。
清單化落實。聚焦重點任務,建立責任、任務、問題、成效“四項清單”,以周為單位制發黨建任務提示單,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項目化推進。組織實施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局長項目、組織委員項目制度,形成人人都有黨建項目、年年都抓黨建實事的良好氛圍。
立體化考核。堅持三級“聯述聯評聯考”制度,組織開展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實現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全覆蓋,做到了工作同述、業績同考、責任同擔。(韓昌盛邱陽)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