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為主線,以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為重點,進一步夯實和規范基層黨支部工作基礎,各項工作初見成效。
一是以“思路”促“發展”,激發經濟內生力。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村達20個。抓部署。鎮黨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加大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獎勵辦法的宣傳。建機制。28個村(社區)建立“兩委”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集中協調解決難題;建立健全機關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包貧困戶的幫扶機制,幫助和指導聯系規劃發展項目,對接涉農部門和相關企業,積極爭取項目、技術和資金。理思路。整合土地資源、水面資源、勞動力資源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如雁翅社區以2039.5畝水面入股專業合作社,769戶、2409人全部入股或直接參與水產養殖業,推動農村資產股份化、土地股權化。找出路。盤活水面等資源要素,2018年全鎮3856畝水面開展生態養殖,現水質明顯改善的面積1438.5畝,實現從農村資源到農村產權再到農村資本的“龍門三跳”。
二是以“巡視”為“契機”,提升組織戰斗力。持續強化壓力傳導,開展2018年度村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結果作為優秀黨組織書記評選的重要依據。整頓不規范“兩新”黨組織2個,機關黨支部順利完成換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建立成員單位定期會議制度,以“三會一課”為主陣地,組織宣傳發動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積極提供黑惡勢力線索。對2018年村(社區)“兩委”選舉開展“回頭看”,對現任村“兩委”實行 資格復審,新任“兩委”人員嚴格落實區鎮村三級聯審,目前已上報區委組織部審核1人。持續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確定沙灣村為軟弱渙散黨組織,通過派駐第一書記,“一村一策”抓整頓。
三是以“黨建”帶“蛻變”,挖掘發展新動力。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2018年通過換屆選舉,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書記,各項機制逐步健全,探索出村企聯建、黨支部和黨小組引領、黨員大戶幫帶普通農戶的新路子。堅持以“5個精準”抓好脫貧。精準責任。重新調整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明確黨委書記和鎮長為組長。精準選派。調整1名扶貧工作隊副隊長。精準隊伍。明確鎮扶貧工作站專職副站長1名和扶貧專干3名,每村(社區)1名扶貧專干,要求145名機關干部包保495名貧困戶。精準管理。壓實駐村責任,加大考核力度,強化駐村工作隊日常考勤。率先在吳村、光明試行黨員聯系幫扶貧困戶制度,效果顯著,現已在全鎮推廣。精準傳導。融合“萬名黨員下基層”及“普通黨員上講臺”活動,以“三會一課”為主陣地,逐步把各項扶貧政策宣傳“引”到廣播、萬村網、微信、微博、田間地頭,引導愛心成功人士利用扶貧APP幫助貧困群眾,參與社會扶貧,提高扶貧APP對接成功率。
四是以“防治”助“強基”,提升風險防范力。出臺《關于實行鎮黨委委員擔任村(社區)黨建指導員制度的通知》《關于黨政領導及分工干部到村(社區)指導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搭建工作平臺,明確目標任務。根據《關于深入開展全區基層黨組織強基礎防風險工作的通知》(宣區組發〔2019〕22號))精神,高度重視、迅速部署,實行“周三指導日”制度,以構建“鎮黨委+村(社區)黨委(總支)+黨小組+普通黨員+群眾”五級聯動體系為抓手,做實風險防范。選優7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將152名機關干部,分工到28個村(社區),每周一由黨政班子成員根據當前工作重點,擬出1-2條任務清單,就轄區內涉黑涉惡問題線索、重點人口管控開展摸底走訪,穩控重點對象。堅持帶案下訪、開門接訪,做好勸導、說服、教育等群眾工作。緊緊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重點人員等信訪隱患和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排查,各村(社區)主動將近期工作的難題,在“周三指導日”同分工干部會商、解決。今年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0起,調解成功率98%。發揮人民調解作用,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71起,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起。
五是以“考核”驗“實效”,引發干部競爭力。健全村(社區)“兩委”干部“回頭看”常態化制度,定方案,明確“發展”和“黨建”兩個部分,權重各占50%。擬細則,擬定黨建部分考核細則69條,發展部分考核細則96條,鎮黨委組成2個考評小組,從各相關部門抽調人員。嚴程序,現場查看軟件資料等驗實績;走訪聯村(社區)干部等30人,全面聽口碑;召開民主測評會議測民意。用結果,鎮黨委明確村(社區)書記、村(居)會會主任優秀等次不超過16名,“差”等次不少于2名。
六是以“創新”作“引擎”,增強工作驅動力。完善黨員網格。打造中聯村“四抓四促”、水陽社區“小網格+微服務”兩個黨建示范點,試點推行黨員服務積分制,建立黨員服務積分超市2個。水陽社區以支部為單位劃分6個黨員包保網格,217名黨員聯系包保2457戶群眾,成立困難黨員幫扶資金管理辦公室,總募集資金2萬余元。以點帶面,全面鋪開黨建工作新格局,217個“黨小組之家”掛牌“上崗”,“7+1”黨務公開欄全面“亮相”,計劃再打造2-3個點,定期組織各村(社區)互學互比,各黨支部聯手合作,比學趕超。推動三治融合。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拓展載體,將社會公德、村風民俗、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建立健全“四會”機制,著力培育法治家庭示范戶、評選民主法治示范村,建成2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拓展“X”動作,健全轄區廣播網,無形中構建出空中課堂。選拔出67名宣講員,今年以來,開展“舉旗幟送理論”專題宣講 40余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講30余場,輻射教育黨員群眾4000余人。實行點單服務,先后收集群眾志愿服務需求信息200多條。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