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金安區緊扣鄉村振興戰略需求,聚焦村干部隊伍選拔、培養、管理等關鍵環節,創新實施“頭雁領航”工程,通過拓寬選育渠道、精準賦能提能、從嚴監督管理等舉措,推動村干部隊伍結構持續優化、能力顯著提升、作風更加過硬。
拓寬渠道“選優苗”,激活源頭活水。堅持“內育”與“外引”雙輪驅動,明確“政治素質高、帶富能力強、群眾口碑好”的用人導向,聚焦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求,每年統一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村級后備干部,近年來,累計招錄全日制本科生353人,實現全區“三個一”比例動態100%。組織各鄉鎮常態化做好后備人才摸排、挖掘,建立在外創業能人、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六類人才信息庫,通過“流動黨員座談會”“鄉賢返鄉懇談會”等載體,鼓勵引導優秀人才參與招錄考試,從源頭上擴大后備干部可選范圍。深化“雛雁儲備”計劃,對新招錄的后備干部,實行“1名鄉鎮班子成員+1名老支書”結對幫帶,統籌組織到先進村跟班鍛煉,積累實戰經驗,實習期3個月,期滿考核合格后錄用,村“兩委”班子空缺時,全日制本科后備干部優先任職,暢通成長渠道。近2年,已有89名后備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
精準施策“強筋骨”,鍛造實戰本領。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重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陣地,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系列平臺等線上渠道,教育引導村干部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針對村干部能力短板,創新開設“鄉村振興大講堂”,每季度邀請農業專家、電商達人開展現代農業、基層治理等專題培訓,累計培訓村干部 1200 余人次。建立全省首個“村級治理實訓基地”,開發“矛盾調解模擬法庭”“集體經濟項目路演”等12類實戰課程,組織村干部現場比武126場次。實施“學歷提升”專項行動,與皖西學院合作開設農村經濟管理專業專班,區財政全額補貼學費,幫助137名村干部取得大專以上學歷。開設“金彩支書營”,聯合團委、婦聯、退役軍人、人社等部門,開展競技比拼主題實踐活動,對兵支書、巾幗書記、8090書記、集體經濟負責人進行分類培訓,今年以來參訓村干部630余人次。
嚴管厚愛“樹新風”,筑牢廉潔防線。堅持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強化村干部的日常監督,編制《村級“小微權力”清單36條》,繪制“三資管理”“項目招標”等事項流程圖,在全區294個黨群服務中心設置“陽光公示欄”。不定期督查村干部在崗在位、值班值守等情況,落實村干部遇事請假制度,對村干部的辦事效率、廉潔情況等方面進行監督,倒逼村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定期組織村干部觀看廉潔自律警示教育片,及時敲響警鐘,教育引導村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今年以來,全區共開展村干部警示教育20余場次,受教育村干部600余人次。持續推進村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對不勝任不稱職的及時予以調整撤換,對成績突出的“給位子”“提待遇”,加大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考試錄用鄉鎮機關公務員力度,近年來,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考錄公務員1名,有效暢通村干部上升渠道,激發村干部創業熱情。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