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廬陽區堅持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通過壯大“講師庫”、夯實“陣地庫”、完善“課程庫”、豐富“教材庫”,著力提升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質效。
壯大多元化“講師庫”,在健全黨員教育師資體系上出實招。嚴格落實《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要求,制定《關于建立全區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的通知》,分級分類建立并動態管理師資庫,確保黨員應訓盡訓。圍繞政治理論、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科學技術、先進典型5個類別,主要從區委黨校、轄區高校,各條戰線的先進模范人物、業務骨干、鄉土人才和致富能手等中遴選優秀講師,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能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崗位黨員教育培訓需要的師資隊伍,定期對農村、城市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包括宣傳思想文化系統事業單位、教育系統、學生、科研機構、醫藥衛生系統)、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金融企業)、新興領域的黨員開展專題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百余名優秀黨員講師被納入區級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
夯實立體化“陣地庫”,在創新黨員教育培訓載體上下功夫。打造“區—街道—社區(小區)—商圈樓宇”四級黨群服務陣地445個和108個“歇歇角”,因地制宜設置區級黨性教育館、紅色圖書館、“流動書吧”等學習交流空間及“狼牙山五壯士”“飛奪瀘定橋”等6個互動式體驗場景,免費提供自習室、書籍借閱等服務,構建集閱讀休息、便民服務、文化生活等功能為一體的黨員教育“微陣地”。截至目前,組織黨員群眾等實地參觀學習區級黨性教育館超5萬人次。充分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打造“廬陽先鋒”微信公眾號、“廬陽先鋒”視頻號、廬陽先鋒網等本土線上學習矩陣,開設“街區黨組織在行動”“黨務實訓班”等18個專題專欄,定期發布并推送黨的創新理論、先進典型、“微黨課”等學習內容,推動碎片化學習成為習慣,實現教育資源“指尖”共享。截至目前,累計發布“黨務小課堂”1015期。
完善精準化“課程庫”,在優化黨員教育課程內容上求突破。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作為黨員教育培訓必修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通過講授式、研討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吸引力和感染力。立足不同黨員群體培訓需求,整合各類優質學習資源,分類設置理論學習、黨性教育、形勢政策、黨務工作、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300余個課件。建立質效評估機制,每期培訓結束后,組織黨員對課程設計科學性、教學內容針對性、培訓技能實用性進行滿意度評價,對評價為“好”的,納入優質課程庫;對評價為“較好”的,進行動態優化改進;對評價為“一般”及以下的,重新設計課程內容。
豐富本土化“教材庫”,在打造黨員教育教材特色上做文章。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挖掘先進典型,將鏡頭對準一線,拍攝《老小區 新生活》《幸福灑滿小橋灣》《微光》等微黨課微視頻,引導黨員干部學榜樣、做榜樣,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開發鄉土特色教材,制作《藝術村里的“代言人”》《小盆菜里種“小康”》等講述村黨組織帶領村民致富的黨員教育電視片,全面展示村黨組織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探索與成就。立足傳承紅色基因,深挖轄區紅色資源,精心攝制《毛主席視察合肥去過的地方——留下偉人足跡 閃耀時代光環》《時光作渡心如初》等10部紅色黨員教育電視片,增強廣大黨員黨性修養。近兩年來,拍攝的《探尋身邊的紅色密碼》《小院說事》《黨心聚民心 源緣一家親》等9部作品在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上進行展播。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