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靈璧縣積極探索基層治理路徑,以基層網格為線,將黨的“神經末梢”和基層治理的“基礎單元”深度編織融合,用繡花功夫推動形成“黨建領方向、網格全覆蓋、工作閉環辦、服務零距離”的基層治理格局。
用好“穿針法”,織密網格聯動聚合力。按照“織密一張網,速辦一件事”的原則,充分利用村(社區)“兩委”干部、農村黨員、網格員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綜合各村(社區)地理位置、常住人口數量、村情民情等因素,按照“地域相鄰、人員相熟、規模適度、方便管理”原則,將全縣科學劃分為3352個基礎網格,配備4959名專兼職網格員。通過線下入戶實地走訪、線上微信群一鍵“@”等形式,及時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拉家常,全面掌握群眾關注關心的矛盾糾紛化解、惠民政策動向、生產生活問題解決等訴求,同時充分動員轄區內退休干部、退役軍人、退休教師等發揮余熱作用,借助紅白理事會、“五老”調解團、鄉賢評理堂等基層自治組織形式,形成有效聯動機制,營造“群眾參與,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今年以來,全縣網格員累計走訪村民40000余戶,解決村民反映問題5600余件。
勤練“打磨功”,錘煉隊伍激發新活力。開展精細化教育培訓,定期召開網格員專題培訓會,依托“黨員活動日”、黨員冬訓春訓、遠程教育信息化平臺等載體,聚焦社會保障、農業生產、基礎設施、人居環境、教育醫療、文體生活等10個方面,邀請農業農村、規劃、司法、環保、市監、商務等部門專家和經驗豐富的退職村書記集中授課,分批開展定向培訓,幫助網格員在思想上充“電”、精神上補“鈣”、工作上提“能”,不斷提升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按照“屬地管理、服務高效”的原則,劃定網格員責任區域,張貼網格化服務公示牌,將網格員信息、工作職責等上墻公示,方便群眾聯系,實現高效互動,通過定人、定崗、定責,實現網格化管理服務全覆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建立網格員權利保障、考核評議、正向激勵等系列機制,年底組織召開評議大會,采取網格員自評、成員互評和群眾代表評議等方式,綜合評定履行崗位職責情況。
找準“落針處”,打通末梢服務提效力。打造“線下+線上”雙軌服務體系,線下充分整合資源,將基層治理涉及到的組織、民政、綜治、應急等部門納入網格化工作體系,依托為民服務大廳,打造一站式服務陣地,實現治理資源在網格匯聚、工作在網格聯動、任務在網格落地,真正做到“網格吹哨、部門報到”。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志愿服務隊,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政策宣傳和文明實踐等活動,切實解決群眾“身邊事”。線上利用黨員結對聯系群、警民議事微信群、村民小組微信群等渠道,及時發布最新便民政策信息,廣泛收集民情民意。開發“靈聽靈璧”微信小程序,建立覆蓋20個鎮(開發區)和150余家單位的“靈聽靈璧”小程序管理員隊伍,群眾通過“我來說”“我來拍”板塊,快速反映問題,系統第一時間將問題推送至所屬網格或部門辦理,實現“線上即時響應、線下精準對接”,做到辦“群眾事”、貼“群眾心”、解“群眾難”。(胡奧)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