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濉溪縣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核心動力,通過建強服務陣地、創新智慧平臺、完善共治機制“三輪驅動”,構建起全域覆蓋、高效協同、溫暖貼心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有效破解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
筑牢服務陣地,延伸治理觸角。濉溪縣著力織密基層服務網絡,按照“科學布局、全域覆蓋”原則,在黨群服務中心、商業中心、校園周邊等人流密集區域,高標準打造34個“益新一驛”愛心驛站,統一配備休息座椅、飲水設備、醫藥箱等便民設施,累計服務群眾3.2萬余人次。同步推進“村級家庭教育指導站”“暖心小屋”等特色陣地建設,形成以愛心驛站為樞紐、多元服務陣地互補的“1+N”服務體系。深化“三零”工作室建設,整合百通崗、說事室、警務室等功能區,聯動關工委“五老”、公安、城管等力量組成志愿服務隊,開展法律咨詢、關愛幫扶等活動50余場。通過夯實實體陣地,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鄉鎮”,切實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智慧賦能增效,創新治理模式。濉溪縣積極推動數字化治理轉型,創新開發“碼上辦”智慧平臺,建立“一碼受理、平臺派單、限時辦結、評價反饋”閉環機制。在城區28個村(社區)單元樓、便民服務點等顯著位置實現二維碼全覆蓋,群眾掃碼即可反映訴求,平臺自動派單至責任部門,事項處置效率提升60%以上。同步打造“濉時e辦”平臺,整合12345熱線、物業管理、應急管理等業務,形成“上報、受理、分撥、處置、反饋、辦結、評價”七步閉環流程,累計處理事項6462件,處置率達99.19%。建立“日匯總、周調度、月通報”工作機制,每周分析高頻訴求,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提升。配備156名專職網格員動態更新居民信息,已采集數據783條,為33個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實現社會治理要素“一屏掌握”、精準調度。
深化共治共享,凝聚治理合力。濉溪縣創新推行“黨建+社會服務”模式,廣泛動員多元主體參與治理。建立健全“社區—小區—樓棟長”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吸納黨員、老干部、居民代表等擔任網格員,協同開展黨建、維穩、環衛等工作。組建巾幗志愿服務隊、紅色小李家講解服務隊等15支專業隊伍,開展政策宣講、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活動180余場,覆蓋群眾1.8萬余人次。創新“敲門行動+喝茶議事”機制,通過黨員干部定期走訪、群眾喝茶議事等途徑,收集處理各類問題70余件,現場解決56件,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深化“吹哨報到”機制,推動公安、城管、物業等多方聯動,實現黨建工作聯抓、志愿服務聯動、社會治安聯防、小區環境聯管。建立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依托“鄉村振興超市”實現積分兌換實物,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局面。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