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望江縣聚焦新時代黨員教育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充分發揮本土紅色資源優勢,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著力在建強紅色陣地、講好紅色故事、激發紅色動能上聚力用勁,將紅色基因融入黨員教育全過程,增強黨員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推動黨員教育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建強紅色陣地。堅持系統思維。深挖紅色資源“富礦”,統籌各類紅色資源陣地,構建望江縣立體化教育矩陣。筑牢教學點位。充分發揮縣域內紅色文化資源的優勢,依托豐富的紅色教育點位,結合全縣153個遠程教育站點、紅色驛站等,精心構建主題鮮明、層次清晰、立體多元的紅色教育陣地體系,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黨員接受紅色教育。用好教育基地。深入挖掘望江渡江烈士陵園、陳氏宗祠(渡江戰役二野四兵團司令部舊址)、回民村渡江戰役紀念館、楊灣鎮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場所,通過緬懷革命先烈、瞻仰革命遺址、重溫入黨誓詞、過“政治生日”等多種形式,為不同領域、不同需求的黨員教育培訓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
講好紅色故事。挖掘本土事跡。立足本土紅色資源,通過查找文獻、實地走訪、采訪調研等方式,挖掘整理金雞山農民暴動、渡江戰役船工突擊隊等縣內革命先烈事跡,為黨員教育制片工作提供生動素材。強化黨教制片。縣委組織部聯合融媒體和制片公司制作《人間正道是滄桑》等黨員教育電視片,依托望江黨建公眾號、望江先鋒網等平臺推送學習。創新教學方式。結合望江縣回民村渡江戰役等紅色教育基地,推行“現場講述+實景教學”模式,以渡江戰役老船工講述渡江戰役情景和實地參觀望江縣回民村渡江戰役紀念館相結合的形式,采用沉浸式現場教學,讓黨員深刻感悟渡江戰役承載的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與無懼犧牲不怕艱苦的韌性。
激發紅色動能。豐富學習形式。構建“線上線下聯動、學用一體貫通”的長效機制,依托望江黨建系列黨建新媒體平臺、黨員微信群等推送紅色微黨課、紅色黨員教育片,幫助黨員學習。促進鄉村振興。依托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游”,延伸特色產業鏈,實現研學拓展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讓“研學熱”帶動鄉村旅游“火出圈”,更好地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開展先鋒宣講。堅持把紅色教育成效轉化為服務民眾、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促進紅色教育“擴面提質”。從黨政干部、鄉土人才、優秀組工干部等人群中,選出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政治素養較高、宣講經驗豐富的人員,組建先鋒模范宣講團,圍繞紅色歷史、先進事跡等內容,結合“黨課開講啦”“紅色影視播放季”、黨員集中培訓班等形式,到基層開展宣講,與基層黨員共學共悟。(祝祥志)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