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陵縣將《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作為提升黨員隊伍素質、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并不斷完善黨員教育培訓師資、課程、基地和案例“四庫”體系,助推黨員教育培訓走深走實走細。
完善課程配置,增強教學內容吸引力。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線貫穿培訓始終,系統推進課程開發和師資隊伍建設。整合黨員領導干部、黨校教師、業務骨干、先進典型等力量,選聘72名講師納入縣級師資庫,實行動態管理。創新課程形式,開發“黨課我來說”“振興訪談”等互動教學課程,拍攝《有事找書記》《萬興茶事》等15部線上精品黨課,構建起“必修+選修”“理論+實踐”“線下+線上”的課程體系。目前已匯集84門線下優質課程,有效拓展黨員教育的覆蓋面和感染力。
優化線路設計,提升現場講解感染力。在全縣黨員教育培訓班次和日常教育活動中匹配增加現場教學環節,結合不同領域、不同主題和不同時長培訓需求,系統設計差異化現場教學線路。圍繞紅色教育、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重點內容,開發現場教學標準化流程,培訓專業化講解員隊伍,強化“講解+互動+總結”教學閉環。目前已打造“黨性之旅”“振興之路”“治理先鋒”等7條半日精品線路和5條一日綜合線路,涵蓋8個鎮、20余個現場點。在線路實施中嵌入情景體驗、分組研討、現場問答等環節,推動學員在身臨其境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實現“走一路、學一路、悟一路”。
深化陣地提升,推動陣地承載規范化。系統構建“1+3+N”黨員教育培訓陣地矩陣,以蕪湖市黨的組織生活教育館為核心平臺,整合縣委黨校及省市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作為區域支撐,統籌布局N個覆蓋紅色文化、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主題的現場教學點,形成分層分類、功能互補的實體陣地體系。通過實施場所標準化改造、配置數字化教學設備、健全運行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陣地的承載能力和教學規范性。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打造高標準現場教學基地和教學點29個,初步實現“一鎮一特色、一點一主題”的陣地布局,為黨員教育提供堅實平臺保障。
組織案例分析,強化案例研討啟發性。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挖掘縣域內黨的建設、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的鮮活案例和特色品牌,按照“背景—措施—成效—啟示”邏輯框架進行系統梳理和提煉在培訓中設置案例研討專章,通過教師引導、分組討論、觀點碰撞,推動學員從成功經驗中汲取智慧,從反思教訓中校準方向,切實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編寫南陵縣黨員教育典型案例庫,收錄村級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社區“紅色物業”、非公黨建“鏈上賦能”等18個農村、社區、機關、非公領域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