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南陵縣籍山鎮中心小學教師,她連續三十年扎根小學班主任一線,以“以情治班,自主管理”為核心理念深耕育人。她創新“青銅文化+自主管理”班級模式破解管理難題,所帶班級多次獲評“南陵縣先進班集體”;打造德育視角下的班級大閱讀體系,創建“書香班級”;主持多項市級課題,論文獲市縣獎項并發表,還以工作室輻射引領青年教師成長。曾獲蕪湖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蕪湖市卓越教師(學科帶頭人、名班主任)、蕪湖市優秀班主任、蕪湖市優秀教師、蕪湖市百姓學習之星、南陵縣教育家型教師等榮譽稱號。
三十年堅守:以初心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把每個孩子放在心上,陪他們慢慢長大”,是陳麗華三十年班主任生涯的初心。從執教第一天起,她便將這份職責融入教育生涯,用細膩關懷與耐心引導,護送一屆屆學生走過小學時光。
她堅持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個性差異。面對內向學生,特設“班級觀察員”崗位,幫他們在記錄課堂亮點的過程中建立自信;針對活潑學生,創新“紀律小管家”崗位,引導他們將旺盛活力轉化為服務班級的熱情。
曾有學生因家庭變故變得性格孤僻,她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每天放學后,都會留這名學生一起整理班級圖書,邊分類邊和他聊書中的有趣故事;周末還特意帶他去社區書房,讓他自主挑選喜歡的書籍。后來,她推薦這名學生擔任“班級圖書管理員”。當孩子第一次站在講臺上完整分享一本好書時,班里響起了自發而熱烈的掌聲。孩子的奶奶后來紅著眼眶說:“以前問他在學校的事,他總悶著不說話,現在每天回家都會講班里的新鮮事,還會教我認書上的字呢。”三十年里,她的“學生成長檔案”記滿學生生日、特長甚至喜好,學生生日必有手寫賀卡,“悄悄話信箱”里每封“小煩惱”都有溫暖回復。疫情期間,她策劃“暖心成長課”,組織學生自制“抗疫小繪本”、給堅守崗位的父母寫信,有學生給家長畫“超人”畫像,配文“你的口罩擋不住微笑”,讓家長熱淚盈眶。這份細膩與真誠,讓她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堅實依靠。
創新班級管理:以青銅文化激活學生自主能力
作為有三十年經驗的班主任,陳麗華直面“學生參與度低、本土文化缺失、家校協同弱”的管理難題,立足南陵“中國青銅文化發祥地”優勢,將大工山古銅礦“協作、精工、傳承”精神融入管理,探索“文化浸潤+自主管理”路徑。
她從青銅鑄造“開采—冶煉—鑄造—銘文”工序中汲取靈感,設計四類具象化管理崗位:青銅開采崗負責紀律維護,曾愛打鬧的學生在此學會提醒他人守規則;青銅冶煉崗聚焦學習互助,學生組成研學小組探究“青銅紋樣中的數學美”等主題,協作中加深知識理解;青銅鑄造崗主導活動策劃,從“青銅文化節”到“古銅礦研學”,學生全程設計活動;青銅銘文崗記錄班級成長,將日志升級為“青銅小史記”,強化責任意識。崗位通過競選與能力匹配選拔,每月輪換,實現“人人有崗位,人人盡責任”。
她還以青銅器銘文為靈感,帶學生走進古銅礦遺址與博物館,再組織各崗位小組提建議、全班修訂,用青銅紋簽名板制作“青銅公約”文化墻。“鑄器如育人,精工出良品”的總則與崗位細則結合,讓規則變成長期遵守的約定。創新“科技+文化”評價,用“青銅能量值”激勵學生,每月評“青銅小匠人”,發青銅紋樣徽章。如今“青銅小管家”模式在校內推廣,所帶班級也多次獲評“南陵縣先進班集體”。
深耕閱讀:以書香涵養學生素養
陳麗華始終堅信“閱讀是最好的德育”,她圍繞資源供給、閱讀教學、主題活動、效果評價四大維度,精心搭建起完整的班級閱讀體系。為了讓閱讀扎根每個角落,她打造出多層次的“讀書小天地”:推動學校“快樂讀書吧”更新藏書,從文學經典到科學探秘,滿滿的書架藏著萬千世界;在班級里辟出“圖書角”,鼓勵孩子們把心愛書籍帶來共享,一本本課外書在同學間傳遞著知識與樂趣;更貼心發起“書香家庭”評選,用家庭閱讀打卡、親子共讀分享等暖心舉措,邀請家長一起加入閱讀隊伍。在她的悉心經營下,所帶班級因醇厚的閱讀氛圍獲評“五星書香班級”,不少家長笑著說:“為了評上書香家庭,全家都養成了看書的習慣,現在孩子放學回家先抱書讀,還會繪聲繪色給我們講書里的故事呢!”
教學中,她總是用有趣的方式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比如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還原書中場景、用情景再現演繹故事片段,還會引導大家帶著問題去讀,讀完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享,讓閱讀不再是“獨自看書”。為了讓閱讀習慣長久延續,她還構建了“三級閱讀體系”:每天早自習留15分鐘全班“晨間共讀”,一起沉浸書中;每周設“圖書漂流日”,讓同學們交換課外書,拓寬閱讀面;每月評“閱讀之星”,再結合“成長銀行”積分(讀好書、善分享就能攢積分),慢慢讓“愛讀書、讀好書”成了全班都認可的風尚。
她策劃“詩詞中的青銅”誦讀會、感恩主題閱讀等活動,配套演講、課本劇展演。在她的引導下,多名學生獲省級讀書創作獎項。她將三十年班級閱讀教學經驗轉化為理論成果,撰寫的閱讀主題論文,在市縣兩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論文評比中多次獲獎,為小學閱讀教育創新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范式。
輻射引領:以專業帶動教育發展
三十年班主任經驗,讓陳麗華成為同行眼中的“領路人”。作為蕪湖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市旗幟報告團成員,她不僅深耕科研與實踐,更積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主持或參與多項市級課題,將班級管理經驗提煉為理論成果,論文發表于《安徽教育科研》等期刊;“雙減”背景下創新“微家長會”“家長進課堂”模式,還多次走進市內學校,為家長開展家校共育專題講座,緩解家長焦慮,筑牢家校協同紐帶。
她常跨越城鄉分享經驗,在城區學校講解“班級自主管理進階策略”,到農村學校指導“鄉土資源與班級管理融合”,結合不同學情給出可落地的方法,聽課教師紛紛拍攝內容留存參考;2023年暑期,她遠赴黃山腳下,為潁上縣青年班主任授課,通過模擬“班級問題會診”,“手把手”拆解從問題梳理到解決方案落地的實操步驟。
對本地教師培養,她更是傾盡全力。連續三年培訓南陵縣新任教師,課程聚焦“第一次開家長會怎么說”“首次處理學生矛盾怎么辦”等實操痛點。工作室定期組織班會觀摩、案例研討,帶領成員共讀教育書籍、撰寫教育敘事。如今,工作室在市級考核中獲“優秀”等次,多名成員成長為縣級骨干班主任,撰寫的論文也屢獲各類獎項。
三十年班主任路,陳麗華用堅守詮釋初心,用創新破解難題,用奉獻傳遞溫暖。在平凡崗位上,她以敬業奉獻書寫不平凡的教育篇章,成為教育領域中當之無愧的敬業典范。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