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本月發布的《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5》顯示,2024年,高技術服務業新設外資企業超過1.4萬家,占同期全國新設外資企業數的24.4%。
近年來,以研發中心、創新中心為代表的高技術服務業,正成為外商投資的新趨勢。
含“新”量高
高技術服務業加速吸引外資
9月,跨國企業施耐德電氣宣布,在上海浦東落成低壓配電適配改造中國創新中心。而今年5月,施耐德電氣在北京也成立了一個創新中心,聚焦工業自動化適配改造。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 徐韶峰:中國不僅是巨大的市場,也是創新的策源地以及供應鏈的重要基地,中國目前是施耐德電氣全球第二大市場、四大研發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完整產品研發能力的國家。
同樣加大投入高技術服務業的,還有全球光學和光電子行業龍頭企業蔡司。不久前,以科技創新為特色的蔡司中國客戶體驗中心在上海揭幕,該中心整合了全事業部科技資源,深度融合本土需求與蔡司全球技術。
蔡司大中華區首席運營官 謝磊:中國的供應鏈是全球最完備的鏈,能夠助力和加速我們的創新轉化成我們的產品。在未來我們的創新中心會擴大,在中國的高端產品的研發也會增加。
近年來,中國作為創新市場的吸引力在增強,中國與外資企業的創新共贏也在不斷深化。多家外資企業商會的報告顯示,中國創新機遇正成為外資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動力。“不在中國創新就會脫離全球創新前沿”成為外資企業的共識。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2025年5月,上海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到603家;2024年,北京新認定外資研發中心超110家。截至2025年1月,外資研發中心數量達到221家,實現成倍增長。
開放提速
東部自貿試驗區持續成引資高地
自貿試驗區一直是我國吸引和利用外資的高地。今年前8個月,上海、天津、浙江、江蘇、海南等11個東部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占全部自貿試驗區的九成以上。
東部自貿試驗區率先推出一系列引領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措,穩步擴大重點領域開放,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作為全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一直是吸引外資的排頭兵。
今年1到8月,上海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7.3%,服務業吸引外資占比高達98%。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外資金融機構積極把握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制度紅利,投資項目紛紛落地。
漢諾威再保險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黎福光:我們對中國的發展非常樂觀,我們的計劃是把這個運營中心作為我們在大中華區發展再保險的一個最主要的點。
為了便利外國再保險機構合規、高效參與中國市場,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出臺了再保險領域的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和操作指引,讓外國再保險機構的數據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動。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金融貿易處處長 殷軍:目前我們已經集聚了相關再保險的機構一共有26家,其中接近三分之一都是外資。我們在全國范圍內也是第一個制定了再保險領域的數據跨境的操作指引。
截至目前,上海、天津、浙江、江蘇、海南等多個東部自貿試驗區已率先發布實施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涵蓋汽車、醫藥、零售、再保險等行業領域。同時,東部自貿試驗區率先推出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領域開放試點。
截至今年6月,25家外資企業獲批增值電信業務試點,80多家企業將生物技術業務納入經營范圍,3家獨資醫院獲批。
海南自由貿易港今年年底將實現全島封關運作,零關稅稅目大幅增加、加工增值30%免關稅等政策利好,也正不斷吸引外資加速落地。
加拿大綠色巧克力海南工廠負責人 孟偉偉:我們正在布局海南市場,目前,我們正在籌備首單加工增值30%的業務。
今年前8個月,海南新設外資企業數1297家,同比增長7.2%;實際使用外資170.63億元,同比增長50.4%。
激活需求 “兩新”政策帶來新機遇
今年以來,我國把“兩新”政策作為擴內需的主抓手,“撬”動了萬億級的市場空間。消費品、制造業技改、節能環保、數控裝備等行業受益明顯。
新政策激活了市場需求,也讓外資企業看到了新機遇。一家來自芬蘭的電梯企業,不久前在江蘇昆山交付了全國同城最大的電梯更新改造項目,它如何受益于中國“兩新”政策?來看記者的調研。
近年來,城市更新與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了中國對定制化電梯更新改造及智能電梯維修保養服務的需求增長。企業將此視為在華發展的“第二次成長機會”。
不久前,企業交付完成了江蘇昆山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電梯更新項目。該項目通力電梯的中標占比達96%,更新住宅老舊電梯超過2100臺。項目規模大,但難度也不低。待更新的老舊電梯形態、使用時間、品牌各不相同,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提升兼容性,企業專門為老舊電梯更新規劃了一條柔性生產線,隨時調整參數。通過柔性生產線,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既降低了成本,又節省了工期。
通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德龍:電梯更新改造這一市場充滿巨大的機遇。我們將通過對既有建筑的電梯系統進行改造升級以提升安全性能,并引入數字化技術實現全生命周期安全監測。
中國是世界上在用電梯數量最多的國家,截至2024年底,全國在用電梯總量超過1100萬臺,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達90萬臺,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024年,住宅老舊電梯改造被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范圍。企業負責人表示,電梯更新改造業務已成為通力在中國的第二增長曲線,連續三年實現訂單量兩位數增長。
本月,通力電梯在粵港澳大灣區剛剛宣布新的投資計劃,包括三項核心投資:在深圳設立南方總部、建設研發中心以及打造智慧物流與裝配中心。企業的南方總部預計2026年年初正式投用,屆時將形成昆山、深圳“雙總部”的格局,以更快響應客戶需求。(總臺央視記者 丁雅妮 張歆 聶啟星 錢佳儀 何俊儒)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