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近年來,我省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始終保持刀刃向內的堅定自覺,一以貫之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全省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持續向好,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了堅強作風保障。
緊盯“四風”頑疾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10月16日中午,合肥市政務中心食堂內秩序井然、人頭攢動。當天,參加清廉合肥建設聯席會議的人員走進食堂,通過掃描“公務就餐碼”完成付費,便捷有序用餐。
與以往公務就餐流程不同,此次用餐無需提前提交工作函,餐后也無需憑發票報銷,通過“公務就餐碼”即可實現即時付費,流程更簡便、管理更規范?!耙郧暗狡渌麊挝晦k事趕上飯點,要么點外賣,要么走公函報銷流程,總有些不便?,F在機關食堂掃‘公務就餐碼’就能用餐,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符合規范要求?!焙戏适邪訁^監委委員高旗說。
今年8月,合肥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制定《全市黨政機關食堂“公務就餐碼”管理辦法》,明確市域范圍內單位或部門之間開展公務活動不安排工作餐,按照“誰經營、誰亮碼”“誰就餐、誰掃碼”原則,干部在辦事單位掃“公務就餐碼”支付餐費后,可在食堂合規用餐。“公務就餐碼”的應用,從源頭杜絕違規接待。
一頓飯的改革,折射黨風政風的變化。
黨員干部違規吃喝,被稱為“舌尖上的腐敗”,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頑疾。今年,省委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制定“1+5+1”方案,其中,針對違規吃喝問題,明確“十個嚴肅整治”、31條具體情形,以壯士斷腕猛藥去疴的決心向違規吃喝發起總攻。在全省推進“公務餐”改革,推行掃碼支付、跨區域一卡通等模式,嚴禁村級招待,規范村級食堂。
節假日是“四風”問題易發多發節點。在每個重要節點組織開展作風建設監督檢查,已經成為我省一項常態化工作。省紀委監委堅持抓節點、節點抓,組成檢查組分赴省直單位、省轄市,深入縣區、鎮街、鄉村和基層企事業單位,通過抽查財務憑證、查閱有關材料、訪談干部群眾、隨機抽查暗訪等方式,深挖細查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公車私用、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等“節日病”,確保節日風清氣正。
群眾對身邊不正之風感受最真切。在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三義村的村務公開欄上,惠農政策、項目建設、資金補貼、社會救助等內容清晰明了?!按謇镉卸嗌偌业?、錢花在哪,這上面每一筆都清清楚楚。”公開的村務,讓當了一輩子農民的李大爺對作風建設有了具象化的認識。
“以前合同條款模糊,集體土地租金多少、租期多久,村民大多不知情;有的資產登記不清,時間一長就成了‘無主財產’?!绷x安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該區紀委監委靶向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督促建立“三資”動態管理臺賬,對全區100余個村(社區)資產分類登記,推動讓村集體“三資”算得清、看得明、管得好,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把群眾的“關鍵小事”作為作風建設“大事”,省紀委監委聚焦中小學“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鄉村振興資金、醫?;?、養老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安置房分配、就業補助資金和社?;鸬阮I域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開不完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檢查”一度讓不少基層干部不堪重負。為切實幫助基層干部“松綁”減負,激發干事創業活力,我省統籌規范文會和督檢考,在全國率先開展會議活動一致性評估。從嚴備案審核督檢考事項,省級綜合考核精簡指標39.3%。“現在會少了、報表少了、考核少了,把我們這些基層干部從無謂事務中解放出來,推開門、走進戶、辦實事的時間大大增多,現在全街道重實干、做實功、務實效的氛圍更濃厚了?!彼拗菔袌瑯騾^汴河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尹杰深有體會地說。
“四風”蕩滌而去,新風撲面而來。今年上半年,省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顯示,群眾對我省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滿意度達96.4%,創近年來新高。
堅持標本兼治
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作風建設必須堅持系統施治、標本兼治,常態化長效化推進。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278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664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450人”“從查處對象職級看,涉及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46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9人),占處理總人數2.8%;涉及鄉科級及以下1618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411人),占處理總人數97.2%”……10月27日,省紀委監委公布了今年9月全省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數據。
嚴查案件不手軟,對頂風違紀行為露頭就打、從嚴查處。全省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將嚴的基調貫穿糾治“四風”全過程,緊盯“關鍵少數”、重點領域、重要節點、關鍵崗位,開展常態化機制化有效監督、深追細查,重點查處不知敬畏、頂風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心慈手軟、絕不搞下不為例。綜合運用黨紀政務處分并匹配組織處理等方式從重處置,問題突出的還要嚴肅追究有關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失職失責、失管失察責任,不斷濃厚一嚴到底、越往后執紀越嚴的氛圍。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同根同源。“從一頓飯、一張卡開始,我逐漸放松了警惕,在一次次‘人情往來’中失守底線,最終滑向腐敗深淵?!蔽搴涌h紀委監委在查辦頭鋪鎮原副鎮長謝某某案件中,打破“就風糾風、就腐治腐”的慣性思維,在查實謝某某利用職權為親友謀利的腐敗問題基礎上,又以案看風,循線深挖出其長期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作風問題。
只糾風不查腐,作風問題就難以杜絕;只查腐不糾風,腐敗治理成果就無法鞏固持久。我省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既“由風查腐”,深挖“四風”背后的團團伙伙、請托辦事、利益輸送等問題,又“由腐糾風”,細查腐敗案件背后的不正之風,斬斷風腐演變鏈條,鏟除“四風”問題土壤。
運用數字技術讓作風問題無所遁形。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大數據為監督賦能,發現查處一批公車私用、公油私加、虛假維修保養套取公款,甚至違規吃喝等問題。用好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和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強化輿情監測篩選交辦,不斷豐富糾治“四風”工具箱。
作風建設沒有局外人,不當旁觀者。我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注重發揮各類監督在糾“四風”樹新風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加強機制融合、程序契合、資源整合,實現監督聯動、措施協同、處置協調,切實提高黨組織日常監督的穿透力和有效性。同時,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與審計、財會等部門的貫通監督,巡視巡察、專項審計、財會監督等均將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等作風方面問題作為監督重點。
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案中人”警醒“夢中人”。我省在用好廉政教育基地、召開全省警示教育大會的基礎上,開展分層級、大規模、針對性專項警示教育,匯編省直、市級、縣級三個層面典型案例,組織領導干部、年輕干部沉浸式集中閱看,組織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召開案例警示思想交流會。通過精心“編”、有序“看”、深入“談”、扎實“改”,引導黨員干部以反面典型為鏡鑒,把“寫在紙上的教訓”變成“刻在心里的敬畏”。
強化擔當作為
鍛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硬核力量”
作風建設是為工作大局服務的,好作風是凝聚力,也是戰斗力。我省堅持一手抓作風一手抓發展兩手一起抓,形成抓作風促工作、抓工作強作風的良性循環,使好作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支撐”“硬核力量”。
位于淮北相山經濟開發區的安徽金冠玻璃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爐火熊熊,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件件晶瑩剔透的玻璃制品陸續下線?!岸嗵澚藚^里的‘及時雨’,我們的二期項目才能順利推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璞感慨。
由于傳統型火焰池窯爐型的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環保要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畝均效益不達標,資金短缺等問題,金冠玻璃一度遇到嚴峻的發展挑戰。相山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走訪金冠玻璃,了解到企業遇到的問題,立即協調相關部門提供“精準滴灌”式支持。其中,相山經濟開發區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工投集團通過“售舊購新+回租”模式,使企業不僅成功盤活了資金鏈,更為擴產升級開辟了全新路徑,實現了資金與產能的良性循環,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企業訴求在哪里,黨員干部的身影就出現在哪里。今年5月以來,我省開展訪企入村專題行動,組織省市縣兩萬余名黨員干部沉到一線,在企業車間開起“會診會”,在村口地頭擺起“板凳會”,“面對面”聽訴求,“實打實”解難題。截至目前,省市縣三級2.7萬名黨員、干部走訪企業2.6萬家,走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6.3萬家,收集問題4.01萬個,99.55%已辦結。精準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還由點及面梳理解決共性問題,省級層面梳理歸納13個涉企共性問題,5個涉農共性問題,市縣層面初步摸排幾百個共性問題,實行部門聯動、集中攻堅,實現從“解決一個問題”到“破解一類問題”。
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也是檢驗干部作風的“風向標”。我省認真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推出新一輪對標提升舉措,分層分級幫扶各類經營主體,持續推動涉企資金“免審即享”“即申即享”,深化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全面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省本級416項行政檢查事項整合為75項。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上線52個重點事項,為企業、群眾提供服務超300萬次,平均總跑動次數減少94%,辦理總時限壓縮67%,提交材料減少59%。
在淮北市烈山區的殘疾人眼里,作風建設不是抽象的名詞,而是摸得著、看得見的幸福感。從出入口的坡道改造到衛生間的防滑設施,從淋浴區的專用扶手到院里的康復空間,這些貼心改造讓烈山區的殘疾人實現了“行動自由”。今年以來,烈山區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案”原則,對14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殘疾人居家生活的安全隱患、化解了自主生活的難題、消除了康復與社交障礙。
作風建設的實效最終要體現在為群眾辦成了多少好事實事。在緊抓30項民生實事的同時,我省分系統分領域梳理解決群眾最關切的利益問題,今年擴增普通高中招生計劃3.8萬個,平均錄取比例比去年提高7.5個百分點;出臺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強就業補助資金和社?;鸸芾淼却胧鞘械捅F骄U蠘藴蕪拿咳嗣吭?96元,提高到841元。
全省各級黨員干部將“民聲”變成“民生”,做好千家萬戶的“小事”,化解千頭萬緒的難事,把群眾“小百分比”的急難愁盼辦到“百分之百”,一項項“民生清單”變成了“幸福賬單”。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省各級黨組織將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不斷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為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堅強保證。
■ 記者 李浩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