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電流測量、量子磁力儀、量子磁雜檢測儀、量子重力儀……11月20日,在合肥舉行的2025量子科技和產業大會量子精密測量論壇上,一系列安徽量子精密測量產業重大成果精彩亮相。論壇聚焦量子精密測量前沿領域,集中展示了一批突破性創新成果,見證了多項重要合作簽約,彰顯了安徽在量子科技領域,尤其是產業化應用方面的硬核實力與領先地位。
論壇上,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一級職員邱欣杰在致辭中介紹,安徽已連續四年成功舉辦全國量子科技與產業大會,集聚了百余家量子科技企業,形成了覆蓋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的完整產業鏈。他特別指出,國網安徽電力自2017年起率先布局,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取得系列突破,投運了世界首座量子應用示范變電站,實現了電網運行狀態的精準感知與高效監測,為量子技術在電力行業的工程化、實用化探索了寶貴路徑。
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李國陽在致辭中用“四個持續”概括了安徽量子科技產業的發展態勢:產業技術創新持續突破,除“九章”“祖沖之”等重大基礎科研成果外,在關鍵技術攻關上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量子場景應用持續提升,如合肥量子城域網入選數字中國典型案例,國網安徽電力建成了全國首個量子應用示范變電站;量子企業培育持續加強,在全球量子企業20強中,我國入圍的4家企業中有3家坐落在安徽合肥;產業生態營造持續加力,通過建設量子未來產業科技園、連續舉辦品牌大會等舉措,構建了優良的發展環境。
論壇期間,與會嘉賓通過視頻共同見證了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的最新進展:國網安徽電力在全球率先研制的特高壓、超高壓及高精度數字化直流標準電流測量成套裝置,精度突破十萬分之五,量程超25千安,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基于金剛石NV色心技術的量子磁力儀,具備高靈敏度、小體積與高采樣率等優勢,最大測量范圍可達100倍地磁場,能夠感知地磁場十萬分之一的微弱變化,目前,已在智能電網無損檢測等場景中實現落地應用;國儀量子推出的磁性雜質檢測儀、新款重力儀、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場強儀等多款產品,已在新能源、資源勘探、電磁計量等領域精準賦能;國測量子發布的全國產化芯片原子鐘,實現了更高穩定性和更小功耗,打破國外技術壁壘。
活動的另一高潮是系列合作簽約儀式。國網安徽電科院與明生恒卓公司簽訂了量子成果許可轉化協議,隨后民明生恒卓公司與多家量子企業簽署了生態共建協議,最后進行了量子產業鏈上下游聯盟簽約。這些合作凝聚了各方對量子科技未來的期待與信心,將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
與會嘉賓對安徽量子科技產業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廣電計量檢測集團公司計量研究所所長喬仁曉表示,依托中科大的技術底座,安徽特別是合肥,已經是世界量子科技和產業的重要基地。他認為,量子科技對未來科技工業會有顛覆性的促進,而最早實現落地的就應該是量子精密測量領域。
“安徽在量子領域的科研、產業和示范應用方面,已經打造出了一張標志性的名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小飛表示,安徽的量子產業化發展為其他省份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我們整個國網公司,從科研、產業到示范應用,一直與安徽省政府及地方機構保持著深入的合作。”
李小飛表示,在科技攻關方面,國網公司主要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合作,在量子電流互感器的研發上,這兩所高校深度參與了科技創新過程。在產業化方面,安徽的國盾量子、本源量子等企業在產品研發,特別是核心器件的提供上,給予了國網安徽公司大力支持。在示范應用領域,國網安徽公司已經建立了眾多量子示范站,為量子技術的落地應用提供了推力,也為其他省份的量子產業發展提供了寶貴參考。
本次論壇由安徽省科技廳、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技部、量子科技產學研創新聯盟指導,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量子科技(合肥)產業開究院承辦,充分展現了安徽作為全國量子創新高地的集聚效應和產業動能。量子精密測量作為量子科技的核心應用方向,正以其顛覆性的精度和能力,為能源電力等行業帶來革命性突破,也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安徽正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子科技和產業中心,這場論壇是其硬實力的集中展現。(記者 張毅璞 符秀云)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