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安徽省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保障待遇實施方案(試行)》正式發布,從7月1日起,以市為單位施行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待遇政策。
普通門診醫藥費報銷比例55%
醫保并軌后,參保人員如何享受醫保待遇,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隨著《實施方案(試行)》的出爐,門診待遇、住院待遇、大病保險待遇都有了明確的標準。從省級層面統一城鄉居民醫保保障待遇,將實現醫保面前一視同仁。
具體來說,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急診急救除外)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醫藥費用,門診待遇為:普通門診,在參保縣(市、區)域內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醫藥費用報銷比例為55%。同時以戶或人為單位,設定年度起付線和報銷限額。可將普通門診報銷向縣(市、區)域內二級醫療機構延伸。
常見慢性病門診,省內醫療機構發生的常見慢性病門診醫藥費用報銷比例為60%。同時按病種設定年度起付線和報銷限額。省外醫療機構發生的常見慢性病門診醫藥費用可按規定納入報銷范圍,具體由各市規定。
特殊慢性病門診,省內醫療機構發生的特殊慢性病門診醫藥費用按當次就診醫療機構普通住院政策報銷,年度內按就診最高類別醫療機構計算1次起付線。省外醫療機構發生的特殊慢性病門診醫藥費用可按規定納入報銷范圍,具體由各市規定。
其他門診方面,各市可根據基金承受能力,建立大額醫藥費用門診和罕見疾病門診報銷制度。
住院報銷比例最高達85%
一個保險年度內,醫保報銷額度實行累計封頂(含分娩住院、意外傷害住院、特殊慢性病門診及按病種付費等),封頂線20萬-30萬元。同時,對普通住院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藥費用實行保底報銷,報銷比例省內醫療機構45%,省外醫療機構40%。
在“封頂”與“保底”的原則下,參保對象住院時,將根據醫院等級享受醫保待遇。其中,普通住院的起付線與報銷比例為: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起付線200元,報銷比例85%;二級和縣級醫療機構起付線500元,報銷比例80%;三級(市屬)醫療機構起付線700元,報銷比例75%;三級(省屬)醫療機構起付線1000元,報銷比例70%。
需要注意的是,到市域外(不含省外)住院治療,以上類別醫療機構起付線增加1倍,報銷比例降低5個百分點。到省外醫療機構住院治療,起付線按當次住院總費用20%計算(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計算,最高不超過1萬元),報銷比例60%。
《實施方案(試行)》還規定,分娩(含剖宮產)住院定額補助800—1200元,具體由各市根據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有并發癥或合并癥住院的按普通住院政策執行,但不再享受定額補助。
此外,除急診急救或屬參保人員務工(經商)地、長期居住地外,未辦理轉診手續在市域外就醫的,報銷比例(含保底比例)再降低10個百分點。參保人員到各市確定的毗鄰省外醫療機構住院,可參照省內或市域內同類別醫療機構報銷政策執行。
大病保險封頂線20萬—30萬元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在醫保報銷以后,對大病患者自付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因而可視為基本醫保的延伸制度。《實施方案(試行)》明確,在一個保險年度內,省內醫療機構大病保險封頂線為20萬—30萬元。
在一個保險年度內,參保人員負擔的合規醫藥費用累計超過大病保險起付線的部分,大病保險基金分費用段按比例報銷。其中,一個保險年度計1次起付線,大病保險起付線為1萬—2萬元。報銷比例為:大病保險起付線以上5萬元以內段,報銷比例60%;5萬—10萬元段,報銷比例65%;10萬—20萬元段,報銷比例75%;20萬元以上段,報銷比例80%。在封頂線的規定上,省內醫療機構大病保險封頂線20萬—30萬元,省外醫療機構大病保險封頂線15萬—20萬元。
按照規定,除大病保險最低費用段報銷比例不能下調外,各市可對普通門診、常見慢性病、特殊慢性病、普通住院、大病保險等報銷比例上下浮動不超過5個百分點。政策整合后,若待遇低于原有標準,原政策可暫保持不變,逐步向全省統一標準過渡。
合肥晚報ZAKER合肥記者羅敏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