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即將勝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督ㄗh》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歷史長鏡頭看,“十五五”處于一個特殊歷史節點。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走過“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十四五”,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十五五”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瞭望新征程,我國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抓住“十五五”這個重要時間窗口,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就能為如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建議》是確?;緦崿F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綱領性文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建議》起草組組長,親自擘畫、全程指導、把脈定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明確方向要求;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結合在東北、貴州、云南、河南、山西、西藏、新疆等地考察或出席活動,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要求就“十五五”規劃建議開展網上征求意見活動,并作出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建議稿進行審議、修改……充分發揚黨內民主,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讓《建議》集中體現全體人民的共同發展愿景,凝聚起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歷史發展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督ㄗh》確立的總體思路、重大原則、主要目標、戰略任務,既同“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理念和思路保持連續性,又準確把握未來五年我國發展大勢,符合實際、具有前瞻性。主題鮮明,與“十四五”規劃一脈相承,繼續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確定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清晰,“十五五”時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經濟發展的分量很重,涉及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國內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鄉村振興、區域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發展思路和重點工作,同時部署了文化建設、安全發展、國防建設等各領域工作;改革創新的成色很足,既有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等新部署,又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等新要求,是發展藍圖,也是改革新篇。
歷史不會辜負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從現在起到2035年,只有10年時間,前五年的“十五五”時期發展至關重要。全黨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全會精神,切實把黨中央的決策意圖、目標要求、重大舉措、工作重點貫徹落實好,乘勢而上、迎難而上、接續奮斗,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確?;緦崿F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