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像她的名字一樣神奇”
——“最美90后女孩”鐵飛燕的生命擔當
她,90后女孩。腳手架險情發生時,正值生理期的她躍入河中,救起奄奄一息的修橋工人;
她,還是個孩子。17歲時撿到棄嬰,她毅然選擇“媽媽”角色,給予寶貝“活寶”親情寄托。
她,家境并不寬裕。見義勇為獎勵的九千元錢,她大多捐贈給了母校和30名貧困的學生。
不少人說,相比80后“垮掉的一代”來說,90后是更加“任性自私”的一代。
然而,2010年,這位被網友稱為集少女的“柔”和俠客的“義”于一身的“最美90后女孩”,這個為中國新一代青年的“樹立標桿”的19歲回族女孩鐵飛燕,卻用行動,為這個群體做了一次最好的正名。
她自己說:“其實,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個喜歡游泳的孩子,我只是個普通的農家女孩,我只是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而已。”

生理期的她救起落水民工后,悄悄地“溜走了”
1992年8月,鐵飛燕出生在昭通市昭陽區青崗嶺鄉大營村一個普通的回族農民家庭。
“飛燕小時候很調皮,經常趁著大人不注意到河里洗澡。小學畢業后,我們送她去了昭通體校參加游泳訓練。她曾代表民族中學,參加游泳比賽,還獲得兩塊金牌呢。”談起女兒游泳取得的成績,父親鐵順銀一臉自豪。
2009年從昭通體校游泳專業畢業后,鐵飛燕進入云南公路開發投資公司昭通管理處普洱收費站,當起了一名普通的收費員。
今年5月6日,鐵順銀帶鐵飛燕到四川綿陽旅游。那是下午六點左右,他們走到綿陽市南山大橋附近時,一陣狂風忽然刮來,只聽見一聲巨響,河邊釣魚的市民朝河中心喊叫起來。
順著人們圍觀的方向看去,架設在安昌河心維修南山大橋的施工鋼架被吹倒了!五名作業人員落入水中,其中有四人抓住倒塌的腳手架呼救,還有一個工人在水里撲騰、掙扎。
路人都朝河堤一側圍了過去,尖叫著,呼喊著,卻沒有一個人,敢下河救人。
就在工人落水的一剎那,鐵飛燕把挎包一脫,往爸爸懷里一塞,甩掉高跟鞋,光著腳丫向落水者方向飛奔而去。
十幾米高的橋直接跳下去很危險,于是她順著橋下一副還未倒塌的腳手架欄桿溜到河堤躍入水中,這時那名落水者已被卷入到河水中央。
緊緊抓著腳手架的四個工人驚魂未定,他們指著河中心喊:“就在那里,就在那里”,鐵飛燕深吸一口氣,潛下水去。
“第一次沒有撈著,第二次也沒有撈著。我想應該潛遠一些,于是再一次深深地潛入水中。”鐵飛燕說。
大約潛出了四五米遠,她伸出的手指觸碰到一個東西,“應該是落水男子!”她用力往上一提,拽著落水工人游回到腳手架邊。
她讓其他四人將散落水中的竹板撿來搭在腳手架上,形成個平面,自己在水中推,四個工友將其往上拉,把落水的男子拉上了腳手架。這時,落水的青年男子已經沒有意識了,嘴唇發紫,眼睛翻白。
情急之下,有著急救常識的鐵飛燕顧不上少女的羞澀,給這個男人做起了人工呼吸。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大概五分鐘后,昏迷的落水者嘴唇動了一下,哼了一聲,還吐出了一口渾濁的水。
“他終于得救了!”筋疲力盡的鐵飛燕松了一口氣??匆娳s到現場的急救人員開始救護落水工人,鐵飛燕悄悄潛入水中,游回岸上。
爬上岸的鐵飛燕發現有不少市民拿著手機正不斷拍自己。她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找到爸爸,告訴爸爸自己救的人沒有生命危險了。
看到女兒上岸,爸爸一直提著的心才落了下來。他快步向女兒走去,這時,市民圍上來不斷地追問,“這個女娃子好‘狠’(意為能干)呦,是哪里的人?叫什么名字?”
20多分鐘的救人過程,加上河水的浸泡,大風一吹,凍得鐵飛燕瑟瑟發抖。
她用手遮住臉,把頭偏向一邊,沒有回答。“當時太狼狽了,濕淋淋的,加上剛好生理期,怕被別人看出來,出洋相。”
“我只說了句,‘我們是云南人,她叫鐵飛燕’,就馬上打了出租車離開了。”鐵順銀說。
“她完全不了解水下的情況就跳下去,如果下水了卻游不上來,或者撞在石頭上,那后果……。”回想起女兒跳入水中救人的場景,鐵順銀至今仍心有余悸:“如果她事先問問我的意思,說什么我都不同意”。
“雖然有點害怕,但看到那個人快沉下去,就沒有多想,畢竟我會游泳啊,不救他可能就死了。”鐵飛燕說,“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我想還是會跳下去救人的。”
從此,受寒的她備受折磨。每次到生理期,她總是比普通女人要痛的厲害,微蒙蒙的汗水在她額頭滲了出來。
她撿到紙箱棄嬰,淡淡地說“會把孩子養大”
鐵飛燕的家境并不寬裕,可在17歲那年,她卻給家里撿了個“大包袱”。
那是2009年大年初二早上七點多鐘,鐵飛燕牢牢地記著這個日子。她和往天一樣,出門去買菜。走到必經的土地廟附近時,突然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
鐵飛燕順著聲音看去,那是一個紙箱子。走過去一看,里面居然放著個小嬰兒,身上裹著件臟兮兮的衣服,連臍帶還沒有脫落,是個女孩兒。
冬天的昭通,戶外溫度接近零度,嬰兒一邊哭一邊蹬腿,把衣服都蹬開了,全身凍得發紫。“我看著她太可憐,心里很難受,就把她連同紙箱子一起抱回了家。”
菜沒買回來,卻抱回了個嬰兒,這讓鐵飛燕的媽媽馬永群氣的半死。
“當時飛燕才17歲,還要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子。且不說今后日子多么艱難,在我們這里肯定會被閑話淹死。”馬永群回想起當時的情形,依然有點情緒。
可拗不過小飛燕的堅持,善良的父母最終同意了她的請求。鐵飛燕一家人把嬰兒帶到派出所,可是除了件破衣服,由于沒有任何信物,沒法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民警商議后,決定讓他們先養著孩子。
“我們希望她能像男子漢一樣堅強、有所成就,所以給她取名為‘子建’,她是我的‘活寶’。”鐵飛燕說。
自從收養了“活寶”,鐵飛燕的生活負擔更重了,她一個月800多元的工資,除了給父母買點藥、自己留下100元零花錢外,其余都花在子建身上。因入不敷出,時常還要跟同事借一點,子建就由自己和母親分擔照顧。
“我以前愛唱歌、逛街、朋友聚會,自從有了子建,我放棄了這些愛好,有空就帶著子建到城里轉轉或者學習游泳。”鐵飛燕說,現在看到喜歡的衣服也不買了,要留著錢給子建買奶粉。
可是,憑空多出來的孩子,讓鐵飛燕飽嘗了來自街坊鄰居的流言蜚語:街坊鄰居七大姑對著八大姨總有人說,“你看看,那個姑娘有個兩歲的孩子呢?”“聽說她還沒結婚,是不是跟哪個男人生了個孩子???噓,你小聲點……”
“偶爾,這些流言蜚語會傳到我們家人的耳朵里。”鐵飛燕說,“氣頭上,我也曾想過把她送人,也想過帶她去做親子鑒定,還自己和家人一個清白,可我真的舍不得,因為這對子建會是一種傷害。”
“子建八個多月時偶爾會叫聲媽,十個月時偶爾會講出一句清晰的話,11個月時學會走路……”關于子建的點點滴滴,鐵飛燕記得清清楚楚。
每每說到“活寶”,鐵飛燕都會開心地笑起來,笑到眼睛瞇成一條縫。
“子建很乖的,每當她叫我媽媽的時候,家人就會糾正她說‘這是嬢嬢,不是媽媽’。此后,大家在的時候,她就叫我‘嬢嬢’,等我要去上班了,她跟在我身后哭著叫‘媽媽’。”鐵飛燕說,“我感到最幸福的時候就是:看到爸爸媽媽的笑容!和看到我的‘活寶’快樂的成長!”
“如果將來她的父母來找她,我一定要為子建討個公道。”鐵飛燕想不通,這么可愛的一個孩子,她的親生父母怎會忍心拋下她。“如果找不到她的親生父母,無論再苦再累,我也會把子建養大。”
她把獎勵的九千元錢,大多捐贈給母校和貧困學生
鐵飛燕見義勇為的事跡見諸報端后,一時間,“90后的好榜樣”、“云南省優秀共青團員”、“昭通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一齊涌向她。
這讓小飛燕感覺很不安。
“我不要天下人都說學習我,而不去做有利于國家的事;我不要社會都把我當成‘榜樣’,卻對他們身邊的人毫不過問。我不要這些表面的東西,只要看到每個人都在做著力所能及的事,讓天下的可憐人和無家可歸的人少點。”小飛燕說,“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勇救落水民工后,橋梁維修施工方、鐵飛燕的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獎勵了她九千元錢。拿著這筆錢,鐵飛燕有了自己的支配安排。
鐵飛燕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在農村靠種地將兄妹們拉扯大十分不易。“領到這筆獎金后,我想回報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至于子建,常常需要奶粉和尿不濕。所以我給父母和子建,每人留下了1000元。”
剩余的6000元,她拿了2000元捐給青崗嶺中學;另外4000元捐給母校--青崗嶺鄉大營村小學。“其中1000元買了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文體用品;還選了30名品學皆優的貧困生,每人補助100元。”鐵飛燕想起來就很開心。
“雖然我也需要這筆錢,但是我也在貧困家庭中成長起來,我知道,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更需要錢,我知道他們的苦,有的學生真的連幾毛錢的書本都買不起。”鐵飛燕笑著對記者說,“這筆錢是大家對我的關愛,我應該把這種關愛與其他人一起分享。”
如今的鐵飛燕還是那么平靜:“大家都在夸我,我哪有他們說的那樣好?。∫恢币詠?,我都是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我只是個普通的農村女孩,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偉大,只是做了一些對得起良心的事……”
在她看來所做的這些平凡事,卻感染了許多80后和90后人群,他們通過互聯網表達著對飛燕的敬意。
天涯網友說,“誰說80、90后是垮掉的一代!飛燕就是我們的楷模和榜樣,鐵飛燕的精神向我們證明了我們年輕的一代,也是敢于擔當、有社會責任感,樂于奉獻的一代。”
“身為90后,這樣的事跡讓我很受感動。”騰訊網友說,同樣的年紀,很多人還在拿著家里的錢吃喝玩樂。“也許你認為自己所做的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你的精神足夠激勵所有人。”
新浪網友留言說:“我們感動于鐵飛燕的仁愛和感恩。她出身農村并不富裕,生活的拮據并沒有使她放棄收養棄嬰的決心。點點滴滴之中,體現著她的仁愛之心,體現著對社會的感恩之情。從平凡而又真實的鐵飛燕身上,我們看到了有理想、有愛心、有智慧的新一代。” (李倩、劉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