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光標似乎是一夜之間出名的。2007年,曾經有人在百度搜索“陳光標”這個名字,結果僅有573條。而到了2009年9月,這個名字在百度搜索中的結果是24.3萬條,較兩年前飆升了400多倍。
讓陳光標“突然出名”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他帶著由60臺吊車、推土車、挖土機等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車隊,從蘇、皖兩省向遠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四川災區進發。
他的事跡不脛而走。一位佚名作者撰寫的詩《一個北川女孩對陳光標最后的話》感動了無數網友:
我在北川長大
不知道江蘇在哪
抱在你溫暖的手里
我才知道江蘇四川是一家
……
輕輕地將我放下
謝謝你將我的課本蓋上我的臉頰
讓它陪伴我走過我永不遞增的年華
我會永遠記住一個來自江蘇的最美企業家
他就是陳光標。這位年輕的慈善家,僅2007年一年捐出的款項數額就超過1億元。十多年來,他向慈善事業捐款捐物累計超過13.39億元,被資助人數60多萬人。十多年來,累計13.39億元的款物捐贈,對于一個“不是中國首富,甚至連江蘇首富都算不上”的南京企業家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是什么力量讓陳光標如此癡迷于慈善,又如此醉心于宣揚慈善精神?
一夜出名的中國首善
2008年5月12日的那場大地震,中華兒女無法忘記。人們同樣無法忘記,在天災降臨之后僅2個小時,一個企業家結束了正在召開的董事會,當即調集60臺大型機械組成救援車隊,向遠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四川災區進發,并在地震發生30多個小時之后抵達地震災區。
2008年5月23日,在綿陽九洲體育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握住了一位中年漢子的手。總理對他說:“你是有感情、心系災區的企業家,我向你致敬。”
“是道德的力量。”陳光標說。
通往北川的盤山公路被巨石阻擋,推土機推不動,陳光標就指揮炮頭機用鐵臂把石頭砸小、推開。余震不斷,山石滾落,長期生活在平原地區的陳光標和他的救援隊員,面對的是近在咫尺的生命危險。“什么也阻擋不了我們!提前一分鐘打通北川道路,就能多救出一個生命!”陳光標向機械操作手們喊話。
2008年5月15日清晨6點,陳光標帶領救援隊車輛抵達北川縣城,成為首支抵達地震災區的民間機械化救災隊伍。面對已被夷為平地的北川中學,陳光標痛哭失聲。擦干眼淚,他和員工們一起進入廢墟救人。陳光標先后從北川中學的廢墟中救出14名學生,抱出了208具遇難者的遺體。他從廢墟中撿起一本本課本,拍去上面的灰塵,輕輕地挨個兒蓋在每一位遇難孩子的臉上。
千萬元現金捐款、2300頂帳篷、2.3萬臺收音機、1000臺電視機、1500臺電風扇、8000個書包……陳光標的捐款捐物源源不斷涌向四川災區。
財富如水應知分享
"近年來,他每年捐出的錢都占到企業凈利潤的50%以上,去年更高達75%:全年賺了4.1億元,他捐出3.13億。"
其實,在赴四川地震災區之前,陳光標已是“中國首善”。在2008中國慈善排行榜發布典禮上,陳光標以上億元的年度捐贈獲得“中國首善”稱號。當時,他累計捐款捐物已達7億元,資助20多萬人。
在隨后的地震捐款中,陳光標更是慷慨解囊,截至2009年上半年,他的慈善捐助總額已超過10億元。讓人驚嘆的捐款金額,在陳光標看來,并不龐大,“我做了十多年企業,做了十多年慈善,累積起來,不算多。”
“首善”之盛名,給陳光標帶來了許多煩惱。現在不斷有求助電話打進他那個并不輕易示人的手機號碼。僅2009年到陳光標的公司登門求助者達937人,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助信達28700封。“我就是印鈔票也幫不了那么多人。”陳光標說,所有人都認為他有錢,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錢掙得不容易。
父母都是普通農民,陳光標卻擁有令人稱奇的商業頭腦,他說,這都是被逼出來的。“小時候窮怕了,所以我一直想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富起來。”而今,他做到了這一點。
有感于貧窮對人的折磨,他決定在自己先富起來之后掏錢幫助他人,《道德經》云:“上善若水”,而陳光標先生也常常與人分享他對財富的認識,即:“財富如水,應該學會分享。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與他人分享。”
僅2007年一年,他捐出的善款便超過1億元。他沒有向銀行借貸一分錢,也從不在受贈地區進行投資。
10多年來向慈善事業捐款捐物價值突破13.39億。當他以1.8億元捐款被評選為2008年的“中國首善”時,陳光標感慨萬千:30年前的1978年,10歲的他首次以1.8元幫助他人;30年后,這個數字翻了1億倍,那時他剛剛走進不惑之年。
去年,陳光標在其公司網站上刊出了致蓋茨和巴菲特的一封公開信,積極響應其損贈財富的號召,承諾在離世時捐出其至少50億的所有財富。正是因為像陳光標這樣熱愛慈善事業的人,中國的慈善事業才能蒸蒸日上,愿人人都能懷有一顆慈善之心。
"我妹妹初中文化,我弟弟只有小學文化,他們的能力不夠,只能干這樣的工作,你就是給他錢開個店,也管不起來。我不希望他們淪為不勞而獲者。慈善的最大意義不是施舍,更不是浪費。哪怕是對我自己的親人。”
大善人有個幸福的家
陳光標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陳環境,是和前妻生的;一個叫陳環保,和現在妻子張婷生的。十多年來,歲月并沒在陳光標的妻子張婷臉上留下任何痕跡。一同出去,甚至會有人將張婷誤認為是陳光標的女兒。每當這時,陳光標不但不生氣,反而會很開心,很自豪。“我怎么看老婆張婷都看不夠。”陳光標是一個對老婆張婷一見鐘情,十幾年來仍經常對老婆張婷說“我愛你”、“謝謝你”的浪漫丈夫。陳光標說中國男人婚后最缺乏的就是愛的表達。而我愛我的老婆張婷,我就要時時表現出來,讓老婆張婷知道。
“第一次見到妻子張婷是在照相館,她五官端正的長相一下子就吸引住我,再加上,張婷長了一對福氣十足的耳垂,讓我非常著迷。”陳光標得意洋洋地說著。徐州姑娘張婷自此被他徹底盯上,采用“粘人”戰術,他很快俘獲了張婷的芳心,第二年,陳光標和張婷喜結連理。
2002年,34歲的陳光標喜得貴子,他給兒子取了個可愛的小名叫嘟嘟,因為孩子出生時重達9斤8兩,異常敦實。如今,即將上小學的嘟嘟,不僅精通鋼琴、二胡、手風琴等各種樂器,還擅長于唱歌、說單口相聲,又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讓陳光標一談起來,便心生歡喜,更表達對妻子張婷的肯定:“自從生下嘟嘟后,老婆全力在家教育孩子,孩子現在這么懂事聰慧,全是張婷不辭辛勞教育的功勞。”
陳光標說自己是個既浪漫,又注重實際行動的人。工作那么忙,但只要有一點空就會見縫插針地帶老婆出去旅游。每次出差回來,陳光標還會雷打不動地給妻子張婷帶禮物,有時實在沒什么好買的,他就會帶一朵花回家。“我覺得送一束花有點浪費了,送一枝花表示一心一意愛你。”而老婆張婷每次收到花,都會既開心又感動。
眾所周知,陳光標對慈善事業的大方慷慨,卻沒人知道,他的親弟弟只是一名月工資1500元的保安,妹妹則在一家餐館里當服務員。
但弟弟和妹妹的孩子,生活費學習費,陳光標全管。“因為他們才是弟弟妹妹未來的希望,我幫助他們的孩子,就是幫助他們未來的生活。”
和丈夫陳光標在外的大方慷慨比起來,陳光標的老婆張婷卻一直很簡樸。張婷自己買的衣服從沒超過2000元,超過2000元的都是陳光標送的。多年來,張婷的樣貌和內心,始終如陳光標當初在照相館見到的那個渾身散發樸素美的女孩一樣,幾乎沒發生任何改變。
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相比,張婷顯然更注重后者:丈夫的一句情話,一朵花,一個吻……或許這些就是她看上去一直那么年輕的理由。而更令張婷滿足的是,丈夫不僅對她好,同時“還給我父母帶來了最大的滿意和安慰”。張婷的父母身體不好,而最令張婷感動的就是,老人生病住院,即使再忙,陳光標都會盡量抽時間親自到醫院日夜陪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