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組織部日前召開的全國公務員工作推進會指出,發揮好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效能。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深入推進以來的實踐證明,晉升通道由原先的“單軌制”變成“雙軌制”,干部的選擇余地、發展空間和成長路徑更為多樣,既有利于破除“官本位”思想,又有利于發揮促進公務員立足本職安心工作、干事創業的激勵作用。
實現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出發點是改變過去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情況,充分調動各層級各崗位各年齡段干部的積極性,但不是普惠式的“大鍋飯”。《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明確規定“不是達到最低任職年限就必須晉升,也不能簡單按照任職年限論資排輩”。如果到了年限就可以自然晉升職級,就可能助長一些拈輕怕重的干部熬日子、等年頭,也可能讓那些埋頭苦干的干部有失落感,使政策正向激勵效應打折扣。
釋放制度效能,就要樹牢實績導向。干部晉升職級,同樣要重德才、重實績、重擔當,推動擔責盡職、真抓實干蔚然成風,為那些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干部開辟一條通道。這就要根據工作需要、德才表現、職責輕重、工作實績和資歷等因素綜合考慮,對單純熬資歷、不盡責、不干事、群眾有反映的,不能晉升職級,不搞平均主義、到點就上;對埋頭苦干、不計得失、實績突出的,要選出來、用起來,起到晉升一個激勵一片的效果。準確把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導向性,才能充分體現鼓舞先進、鞭策后進的正向激勵作用,發揮政策最大最優效應。
釋放制度效能,就要突出基層一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條件艱苦,基層干部工作辛苦。但實際上越到基層晉升高職級的空間越小、數量越少。對比之前,現在晉升職級的年限要求大為縮短,門檻明顯降低,縣鄉干部晉升職級比原來容易多了,但基層干部規模大與職數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堅持向基層一線傾斜的政策導向,充分認識到基層一線工作的特殊性,在現有政策范圍內,盡可能地傾斜基層、關心基層,優先考慮奮戰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難點工作一線的優秀基層干部,充分發揮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關愛效應,讓廣大基層干部有更多獲得感。
釋放制度效能,就要公平評價干部。能不能發揮好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效能,干部考核評價至關重要。只有通過科學的考核評價,把考核結果作為職務和職級晉升的重要依據,讓干得好的受褒獎、干得差的受懲戒,特別是讓單純熬日子、等年頭的干部“躺不贏”,才能形成正確的政績指向、工作指向和作風指向。工作中,要在考準考實上下功夫,扎實推進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和定期考核等工作,進一步提高考核工作質量,真實反映干部的品行、實績和能力,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為推行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提供可靠依據,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