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有價,保護發展雙贏。近年來,黃山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借助新安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生態共保聯治上開新局,在生態產品交易上探新路,在生態價值實現上出新招,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建立“一桿標尺”,形成GEP核算“度量衡”。黃山市在全省率先開展GEP核算,建立一個實施方案、一個核算標準、一套報表、一個核算平臺“四個一”工作體系,并選定代表性年份氣象均值開展核算,破解GEP無規律大幅波動問題,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GEP核算體系。經核算,2022年全市GEP為3917億元,較2021年增長2.3%。
依托“兩大平臺”,打造生態補償交易黃山樣板。依托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與浙江共建生態保護補償平臺,黃山市創新推出河湖長制、農藥集中配送、生態美超市等舉措,初步走出一條上游主動保護、下游支持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當前正以實施“浙皖合作十件事”為重點,探索資金、技術、人才、產業等多元化補償,推動“一水共護”向“一域共富”邁進。此外,依托安徽省生態產品交易所搭建生態產品交易平臺,交易要素從林權拓展至排污權、碳匯、水權等13大類,累計交易額超40億元。全省首筆林業碳匯線上交易、首個“零碳”會議、首筆跨市域“生態檢察+林業碳匯”項目和新安江流域首筆水權交易落地黃山。
推出“三把鑰匙”,解鎖綠色金融“新密碼”。黃山市落地全國首單VEP綠色金融貸款項目——祁門祁紅茶產業鏈開發一期,首筆貸款1.83億元已投放。全市審批“村落徽州”貸款項目19個、授信金額82.45億元,相關經驗做法獲國家多個部委高度認可和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批示“點贊”,并在全省復制推廣。全域復制推廣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模式,全市共儲備EOD項目8個,其中2個列入國家EOD項目庫,累計獲得銀行授信73.3億元,望豐EOD項目是我省首個納入國家EOD項目庫項目。
“黃山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在全省起步早,形成了一批典型經驗,逐步實現從生態‘高顏值’到經濟‘高價值’。下一步,黃山市還將立足現有基礎,在核算體系、實現模式等方面加強創新,形成黃山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樣本,示范引領全省乃至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