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一只罕見的大型水鳥悄然現身巢湖中廟附近水域,經野生動物專家鑒定,確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鵜鶘。這是巢湖區域乃至東亞都非常罕見的珍稀物種,它的意外到訪,成為巢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生動注腳。
攝影師鏡頭捕捉到“白色大鳥”
10月8日下午2時許,合報小仙的自然派新型通訊員、生態攝影師鄭紅如往常一樣,在巢湖沿岸專注地捕捉著候鳥的身影。突然,遠處水面上一個與眾不同的“白色巨影”吸引了她的目光。
“原本我在拍攝白鷺、蒼鷺,突然發現了它。它的體形比常見的白鷺要大很多,那張大嘴非常明顯。”鄭紅回憶起初見時的情景,仍難掩興奮。她意識到這絕非普通鳥類,立刻調整焦距,小心翼翼地追蹤著這只大鳥的一舉一動,一次次按動快門,記錄下它站立、展翅飛翔的珍貴影像。
為確保不驚擾這位“貴客”,鄭紅始終保持著安全距離,通過長焦鏡頭,清晰地捕捉到它標志性的喉囊與泛著粉紅色的羽毛。這一系列影像也為后續的物種鑒定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珍稀鳥類到訪印證生態蝶變
鄭紅拍攝的影像資料,迅速被送至合肥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家鄭從容手中。經過仔細辨認,鄭從容確認了這只大鳥的“尊貴身份”,它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鵜鶘。
“白鵜鶘對棲息環境要求極高,偏好潔凈、富魚的水域。它的出現,是一個極其積極的信號。”鄭從容分析道,視頻中的這只白鵜鶘是一只成年雄性白鵜鶘,它對魚類資源的需求量大。如今,白鵜鶘一般生活在中亞和歐洲一帶,東亞種群非常稀少,在巢湖發現它也說明巢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十年禁漁成效顯著。這只白鵜鶘很可能是在遷徙途中,被巢湖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優良的水域環境所吸引,故而在此短暫停歇、補充體力。
鄭從容表示,白鵜鶘幼鳥時羽毛是黑色,慢慢變白,成年后羽毛就變成了現在的粉紅色,特別是在它繁殖期時格外美麗。
他指出,白鵜鶘的現身并非孤立事件,近年來,巢湖流域記錄的珍稀、瀕危鳥類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這直接反映了巢湖通過系統性的治理,水質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整個生態系統正在穩步恢復活力。
事實上,這并非巢湖首次迎來白鵜鶘。多年前,合報小仙的自然派新型通訊員何斌也曾在巢湖拍攝到一只白鵜鶘到訪。這片水域,正以其越來越好的容顏,吸引著更多“稀客”駐足,成為眾多鳥類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