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迪)7月17日,安徽省夏糧收購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全省準備夏糧收購空倉容1820萬噸,資金305億元,參與夏糧收購企業1589家,參與收購人員9679人,收購設備10664臺套,切實做到“有倉收糧、有錢收糧、有人收糧、有車運糧”。

我省積極引導在皖央企、省屬企業以及糧食收儲、加工、貿易骨干企業主動入市,搭建農企洽談、協會牽線、訂單收購等購銷對接平臺,多渠道收購農戶糧食。截至7月16日,全省入統企業收購小麥531萬噸,其中,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246萬噸。

此外,我省加強中央、地方政府儲備小麥收購協調聯動,新季小麥上市以來,陸續協調安排51個中央和省市縣四級政府儲備庫點,按不低于國家最低收購價收購61.4萬噸三等及以上小麥,截至7月16日,省市縣收購政府儲備小麥28.9萬噸,完成收購任務的72%。
據悉,國家糧食和儲備局批準在安徽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最低收購價收購,在淮北、亳州等12個市,先后安排四批共啟用76個庫點、286萬噸倉容,三等小麥收購價1.19元/斤,等級價差0.02元/斤。截至7月16日,最低收購價收購糧食81.5萬噸。隨著最低收購價導向作用發揮,小麥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進程明顯加快。
為讓農民賣“舒心糧”,我省大力推行預約收購、上門收購、訂單收購等便民收購措施,讓售糧農民少跑腿、快售糧,拓寬種糧農民直接售糧渠道。提高現場、咨詢、預約、信息、產后等“五項服務”,同時提升現場服務水平,做到價格上墻、標準上榜、樣品上臺,做好咨詢講解、接卸引導、賬款清算等工作,積極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五代”服務,加強農民儲糧技術指導,幫助農民減損增收。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