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以黨員教育陣地建設為抓手,持續提升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黨校“主陣地”、線上“云陣地”、遠教“微陣地”,構建全市黨員教育全域覆蓋網絡,切實推動黨員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用好黨校“主陣地”,讓黨員就近學、深入學。指導各縣區出臺推進鄉鎮(街道)黨校建設的實施意見,按照“有組織機構、有場地設施、有培訓計劃、有師資隊伍、有管理制度、有經費保障”的“六有”目標要求,全面建成140個鄉鎮(街道)黨校,選派74名縣級黨校教師掛任副校長,開發現場教學點358個,累計開展培訓1170余期、培訓3.8萬余人次。在校址選擇上,堅持不搞大拆大建、違規新建,充分依托現有的鄉村組織活動場所、鄉村文明實踐站等,對其進行改造提升,拓展完善教學功能。在培訓機制上,探索建立鄉鎮黨委黨校“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機制,由縣級建立師資課題庫“列出菜單”、鄉鎮黨校開班前“選課點單”、相關單位和授課教師“及時接單”、縣委組織部統籌協調排課派單。在教學方式上,按照“政治理論+黨性鍛煉+實用技術”模式,推出稻蝦共育種養技術、茶園管理及茶葉采摘技術等一批農村黨員“聽得懂、可實踐、能運用”的課程,讓農村黨員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學到技術、得到好處。
優化線上“云陣地”,讓黨員廣泛學、經常學。堅持抓好六安先鋒系列平臺建設和運用,聚焦組織工作和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大力宣傳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精心開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專題專欄,發布重要論述、權威解讀及六安動態,為全市黨員理論武裝提供“源頭活水”。積極探索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的教育培訓方式,加大微視頻、海報、圖解等類型作品開發力度,編發近百期視頻、微視頻,6篇原創新媒體作品被中組部共產黨員微信采用。聚焦流動黨員學習教育,依托“六安組工”微信公眾號開設“流動黨員學習之窗”專欄,定期推送學習資料,引導流動黨員通過平臺學理論、談體會,確保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不缺席。
延伸遠教“微陣地”,讓黨員隨時學、靈活學。把遠教站點建設成基層一線的黨員開展日常教育的重要陣地,扎實推進黨員遠教站點規范化建設,配齊站點設施,通過信號分流,在黨員活動室和為民服務大廳分別安裝電視機播放遠教節目,做到有學習場地、有教育設備、有運行規范,實現黨員教育由集中學習拓展到經常學習、由組織選學升級到按需點學、由黨員領學擴大到群眾自學。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近600萬元,實現1975個村(社區)“一站雙機”建設全覆蓋,受教育黨員超過10萬人次。創新開展“遠教伴我行”。依托全市的公交車和公交站臺顯示屏等載體,打造黨員教育“流動站點”,定期篩選推送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搭建黨員群眾乘車收看便捷平臺,目前,全市已建成公交車站點938個、公交站牌站點208個,服務黨員群眾達20萬人次。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