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靈璧縣堅持把村級后備干部培育管理工作作為村干部隊伍建設的“頭等大事”,健全村級后備干部“成長鏈”,為打造堅強有力的村干部隊伍奠定了堅實基礎。
立足實際“選苗”。加強分析研判。結合村干部屆中分析、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分析研判等,綜合分析班子結構、履職情況、現實需求,仔細查擺村黨組織存在的村“兩委”后備人才缺乏等問題,逐村建立后備人才需求清單。拓寬人選渠道。堅持“以需求找人、按清單選人”原則,從年齡、學歷、政治素質、工作能力等方面分別明確后備干部的具體資格條件,通過個人自薦、黨員群眾舉薦、村“兩委”推薦等方式,注重從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在外經商務工人員、專業大戶等群體中挑選引資能手、致富好手、科技幫手、行家里手作為村級后備干部人選。嚴格考察把關。由各鎮黨委組成考評組,通過部門聯審、走訪群眾、本人面談等方式,對后備干部人選道德品行、能力素質、群眾基礎等方面進行“精準畫像”,擇優確定村級后備干部,并采取“縣級備案、鄉鎮主管、村級主抓”模式,逐村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確保每村不少于3名后備干部。截至目前,全縣共儲備村級后備干部900余人,為村干部隊伍蓄足“源頭活水”。
綜合施策“育苗”。注重日常培訓。將村級后備干部教育納入全縣黨員教育培訓計劃,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基層黨建、鄉村振興、集體經濟、鄉村治理等內容,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常態化長效化培訓,不斷拓寬工作思路、提升履職能力。抓實幫帶培養。實行“3+1”導師幫帶制,由包村干部、村黨組織書記、村“兩委”成員擔任村級后備干部成長導師,通過“包村干部事前幫、村黨組織書記事中帶、村‘兩委’成員事后促”的工作思路,開展跟崗實訓,引導后備干部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全方位提升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打造實景課堂。不斷創新培育模式,依托綠饗園種植基地、靈璧現代農業博覽園、靈璧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頤高電商產業園等本土資 源,開發特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電商直播等實用技術教材,組織后備干部常態化開展實踐鍛煉,并引導創辦領辦各類經濟實體,全面提升致富帶富能力。截至目前,已有66名后備干部成立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13名后備干部開設“助農直播間”。
健全機制“優苗”。堅持跟蹤管理。完善后備干部紀實檔案,實行“一人一檔”,全流程記錄其培養考察、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工作實績和受獎懲情況等,為培養使用提供“數據驅動”。堅持優進絀退。實行季度評估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動態考評機制,通過“自我評估+組織測評+群眾評價”的方式,從政治素養、工作績效等四個維度設定量化指標,全面準確掌握村級后備干部的思想動態、履職成效、作風表現和群眾口碑等情況,對不能勝任的后備干部按照程序及時調整出庫。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和干部隊伍結構變化,適時補充新的優秀人才進入后備干部隊伍,切實保持后備干部隊伍活力和質量。堅持備用結合。對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后備力量,在發展入黨、評優評先上優先考慮,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為村“兩委”或村黨組織負責人目標進行跟蹤培養,堅持量才使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原則,將看準的“績優股”及時納入選用視野。(顧國君)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