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蕪湖市灣沚區緊扣新時代農村發展需求,以“培育精準化、培訓實戰化、實踐為民化”為路徑,構建村干部培養鏈,為全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培育精準化,鍛造能力“硬內核”。實施“頭雁工程”項目。緊扣鄉村振興主戰場、基層治理第一線、產業發展最前沿,充分發揮黨組織書記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按照“必選+自選”要求、“點題+認領”方式,形成一批示范性強、創新性突出、可復制、可推廣優質項目,助推各項工作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提速提質。開展跟班實訓工作。依托長三角黨建聯盟,開展村干部跟崗實訓等工作,組織村干部赴江蘇常熟、浙江長興、安徽合肥等地學習,通過現場觀摩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成果,豐富現代農業、鄉村治理經驗,拓寬視野格局,回村后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書記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履職水平。提供學歷提升通道。大力支持在職村干部進行學歷提升,聯合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開設村干部學歷提升班。通過補齊理論短板,讓鄉村人才既有“泥土氣”、又有“專業度”。
培訓實戰化,激發干事“內驅力”。導師幫帶筑根基。為年輕村干部配備經驗豐富的導師,由鎮領導班子、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優秀離任村(社區)干部結對幫帶,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助快速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方法,破解“本領恐慌”。專題培訓強本領。鄉鎮黨校開辦村書記專題培訓班、黨務工作者專題培訓班、年輕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班等班次50余期。通過模擬案例實踐的方法,組織學員開展研討交流,總結處理思路和化解方案,扎實提升村干部實際化解矛盾的能力。組織村干部赴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長興縣進行異地教學,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等實踐鍛煉和調研活動,實地觀摩、充電賦能。擂臺比武強本領。區委黨校開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暨選派干部培訓班,101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和選派干部結合所在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基層治理、基層黨建、群眾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內容上臺競演,互相比拼,找到學習標桿,明確努力方向。
實踐為民化,搭建振興“主戰場”。立足產業興村。認真落實村書記抓集體經濟工作機制,因村制宜,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珩瑯山村黨支部書記帶頭領辦全市首家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社,吸引948戶農戶以土地入股。搭建共富平臺。實施村(社區)干部“薪火傳遞”“安心保障”工程,為“三農”工作匯聚力量。紅楊鎮成立村級聯合社,陶辛鎮、花橋鎮成立強村公司,打造“鳩茲花開”、荷塘里等共富驛站,以強帶弱、強強聯合,進一步深化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實現集體增收、村民共富。強化基層治理。村干部帶頭建立黨員先鋒隊,推行“黨建+志愿服務”模式,動員4000余名黨員參與村(社區)治理,開展環境整治、防汛抗旱、矛盾調解、平安巡邏等志愿服務450余次,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200余件,形成“村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的共建共治格局,切實增強群眾對基層治理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