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濉溪縣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通過建強組織堡壘、匯聚人才活水、創新產業模式,探索出一條以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撬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特色路徑。
強基固本,鍛造鄉村振興“主心骨”。始終將筑牢基層戰斗堡壘作為首要任務,在組織體系優化上持續發力,深化村級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不斷提升組織生活嚴肅性和實效性。針對重點難點問題,精準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全面落實“四個一”幫扶措施,有效提升其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探索實施“片區黨委”共建模式,打破原有行政村界限,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原則組建聯村黨委,聚焦“活動聯辦、產業聯興、人才聯育、發展聯謀”四大任務,整合片區資源,協同破解發展難題,形成區域聯動發展新格局。建立健全“一站式”綜合考核監督機制,對重點工作、重點任務實行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推進、精準化督查,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軟指標”轉化為“硬約束”,有效激發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和擔當作為的積極性。
聚才引智,激活人才振興“生力軍”。著力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人才引育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全縣的鄉村振興人才庫和村級后備干部信息庫,實施動態更新管理。注重從農村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返鄉創業青年等群體中發展黨員,選拔一批熟悉“三農”、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選優配強“領頭雁”。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通過集中授課、外出考察學習、送教下鄉、線上平臺自學、“農技大講堂”等多種形式,對村干部、后備力量、黨員骨干、鄉土人才等進行全覆蓋、精準化培訓,重點提升其發展集體經濟、推動基層治理、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本領。精心遴選農業科技、教育、金融等領域42名專家組成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深入摸排并整合本地100多名“土專家”“田秀才”,依托成立的鄉村振興人才黨支部進行組織化管理,累計開展各類技術指導活動40余場次,服務產業基地11個,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產業融合,拓寬增產增收“新路徑”。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核心抓手,積極探索多元化、融合化發展路徑。在特色產業筑基方面,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科學規劃布局,持續深化優質果蔬、優質苗圃、優質蘑菇、優質良種、優質食品等“五優”項目建設,推動形成“一村一品牌、一林一特色、一果一產業”的特色發展格局。改變粗放投入方式,集中力量、精準施策,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重點扶持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的項目。在創新融合模式上大膽實踐,大力推廣“黨建+村級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有效模式,積極引導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在資源整合增效方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為村黨組織、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搭建溝通協作平臺,有效整合土地、資金、技術、市場等要素資源,不斷拓寬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渠道。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