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指出“要推動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家風的重要性,尤其是“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作為中國傳統社會家法族規的典型范本,徽州文化中家法族規在廉潔家風方面有很多內容值得借鑒和傳承。
加強廉潔家風法治建設
明清時期,在新安理學的長期熏陶下,徽州地區形成了體系完備、層次分明、內容豐富的家法族規以及獨具特色、傳承不息的“徽州家風”,在徽州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進一步加強廉潔家風法治化建設,我們需要在這幾個方面著力。首先,加強法條之間的轉接統合,健全家風建設相關的法律制度,制定廉潔家風建設的專門法,構建家風建設法律體系,形成完備的家風建設法律制度全鏈條,并為家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確保將家風法治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其次,加強與家風建設相配套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進一步細化《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對于黨員領導干部應“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的規定。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對領導干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制度規范提出明確要求,將黨內法規的制度優勢在家風建設中轉換為更優的治理效能。最后,應加強立法與司法的銜接?!睹穹ǖ洹返?043條明確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這是我國首次引家風入法,將家風融入法治建設,賦予家風法律地位的同時開啟了國家進行家風法治化建設的序幕。因此,應結合強制性條款實現實體法的規范功能,在具體案件中將“優良家風”條款予以落地和適用,在更多的案件和領域中進行廉潔家風樹立和弘揚上的考量,讓《民法典》第1043條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及法律強制力。
完善廉潔家風制度要求
徽州的家法族規,在千百年的傳承中,造就了以孝悌為本,以忠信為主,以廉潔為先的家風文化。勤儉、廉潔、守法始終是徽州家風建設的核心要義。為引導步入仕途的家族成員樹立正確的為官理念及從政準則,徽州家法族規首先要求子孫仕宦“不拘職任內外大小,皆當存心于忠,廉以律身”,倡導族人為官應如“汪曾之不求溫飽、張詠之不受輕肥”,培養族人樹立“當官就不要發財”的廉政價值觀?;罩莸募曳ㄗ逡幷J為“天下事常成于儉約,敗于奢侈”,勉勵族人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不必為自身及子孫追逐過多的財富,衣食住行均應“戒奢華、崇樸實”?;罩葑谧逵兄鴱娏业氖胤ㄒ庾R,提倡“以理制欲,以道御情”,不管族人為紳、為士、為民,“皆當畏法”,勿得“貪污之誚”。這些秉承了中華民族最基本道德取向和最樸素價值追求的有形家法族規,在強化家族成員倫理道德、促進廉潔家風教育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應汲取徽州家法族規這一有益成分,加大挖掘整理。倡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家庭家風家教建設,從嚴治家,帶頭制定符合時代要求的有形家訓家規。從遵守黨紀國法到對家庭成員的管理及自我行為的約束等方面,以傳統徽州家法族規作為廉潔家風建設的文化根基,結合現代社會、家庭特征,將廉潔齊家的精神落實到具體制度上,規范自身與家庭成員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及言行舉止。
強化廉潔家風宣傳教育
徽州宗族在制定一系列的成文法規后,會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常態化宣傳教育。例如,績溪許氏家族于“每年春分、冬至以后宣講一次”家法族規??兿T氏家族,將其祖訓頒發各派祖屋張貼,每年祭祖后,在祖屋宣讀講解一遍。家庭成員之間,采取“父以此教子、兄以此教弟、夫以此教婦”的宣講模式,有過相規,有善褒獎。建設廉潔家風,不僅僅需要有制度保障,更需要進行常態化的宣傳與監督。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可以采取家庭會議的方式,使家庭成員共同參與討論、制定家規家訓,使得家庭成員能夠理解、認同并遵守;在社會層面,政府、高校、企業等多方力量應協同發力,建立廉潔家風建設資源庫,加強廉潔家風文化的宣傳,通過學習、研討會、比賽、征文等方式,使得優秀家訓家規能夠浸潤人心。另一方面,領導干部應帶頭樹立優良家風榜樣,公開所制定的家規家訓,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將家風建設融入作風建設。旗幟鮮明地反對不良家風,引導公眾樹立廉潔家風觀。加強對家風不正情形的監督與整改。
(作者單位:安徽建筑大學;本文系省社科規劃項目[AHSKQ2021D205]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