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強調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指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堅持自信自立”作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重要內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場觀點方法的鮮明體現,深刻揭示了黨團結帶領人民在歷史征程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勝利的精神密碼。深入體悟這一重要原則,對于新時代新征程上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自信自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精神脊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是我們增強‘四個自信’最堅實的基礎”。回溯崢嶸歲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立足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以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帶領人民推翻 “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帶領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民族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以巨大理論勇氣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成功開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攻克諸多長期未決難題、辦成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百年征程雄辯證明,自信自立是黨領導人民突破困境的重要法寶,更是中華民族從 “站起來”“富起來” 到 “強起來” 的精神脊梁。
自信自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抉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開辟的偉大道路,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偉大創舉。這條道路的獨特性與復雜性,決定了我們絕不能照搬照抄別國模式,必須以自信自立作為探索前行的根本支撐。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在此背景下,唯有堅守自信自立,才能在復雜國際競爭中維護國家核心利益、贏得戰略主動,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航船行穩致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壯闊發展必然伴隨新情況新問題,而自信自立正是破解難題的鑰匙。它激勵我們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敢于突破前人局限、開拓全新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堅持 “兩個結合” 推進理論創新,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正是這種自信自立精神,推動黨在理論上不斷突破、實踐上持續跨越,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筑牢自信自立根基
堅持自信自立、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絕非朝夕之功,需要在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中久久為功。我們要筑牢理論根基,提升政治自信。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刻領會其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從根本上明晰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我們要聚焦中心任務,夯實自立基礎。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國家發展與安全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自立骨氣。對于遏制中國發展、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企圖和行為,要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有力回擊。我們要堅持開放包容,涵養自信胸懷,以自信的姿態吸收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持自信自立”是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則。它要求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又要腳踏實地,依靠自身力量,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只要我們始終葆有這種堅定的自信和強大的自立精神,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單位:王學富 安徽醫科大學;沙海峰 安徽省公安廳大數據實戰總隊)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