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營收為0.8億元,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飆升至40.65億元。落戶宣城以來,宣城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的發展堪稱飛速。
“如今,總投資51.5億元的四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將新建年產1000萬套新能源智能網聯及智能駕駛汽車產品生產線,達產后將新增營收約20億元。”談及未來,宣城立訊精密總經理助理夏克強信心滿懷。
立訊精密的“加速度”,是宣城汽車零部件產業飛速發展的縮影。
放眼宣城全市,汽車零部件已成為工業體系中最大的支柱產業。截至目前,宣城全市共有汽車零部件企業700余家,2024年產值超85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規上工業企業470家,數量居全省前列。
觀察一個產業的綜合實力,龍頭企業的發展水平無疑是“晴雨表”。
中鼎2024年全球營收315億元,躋身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第87位;保隆氣門嘴銷量全球第一,不銹鋼排氣管全球前三;亞新科無飛邊皮碗全球占有率35%……一批行業龍頭如同產業脊梁,支撐起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架構。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一大批上下游優質企業紛紛落戶,宣城汽車零部件產業現已初步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并逐漸從“鏈的聚勢”轉向“群的躍升”。
寧國高性能密封件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廣德市獲評安徽省縣域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稱號,宣城經開區、郎溪、宣州等地協同發展……在宣城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藍圖”上,寧國與廣德構成“雙核”,其余“多點”作為支撐的發展格局逐漸明朗。
“宣城汽車零部件產業之所以發展迅速,還離不開較高水平的科創能力。”宣城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宣城市汽車零部件產業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35個,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僅以中鼎集團為例,該企業擁有研發人員超3000人、專利1161項,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多個研發平臺,并在美國、德國和法國建立多個海外研發基地。
此外,宣城市地處長三角地理中心、接壤江浙,在兩百公里黃金配套距離范圍內,集聚了一批整車生產企業。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也為宣城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騰飛提供重要支撐。
先天稟賦加持創新賦能,宣城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強勢崛起。
2024年,宣城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項目98個,協議投資310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項目78個,協議投資289.3億元。
今年1至8月,宣城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4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為35.9%。照此勢頭,2025年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大有希望。
宣城,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與實力,“汽”勢磅礴地駛向更加壯闊的未來!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