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畔,智造潮涌;姑孰大地,產業蓬勃。特色養殖興農富民、三大產業集群加速崛起、文旅融合彰顯魅力,今年上半年當涂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3%,多項指標穩居省市前列,并躋身2025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59位,一幅高質量發展圖景在姑孰大地生動鋪展。最近,記者走進當涂訪企入村,探訪當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特色興農,釋放鄉村新潛力
“門前屋后一口塘,三年蓋上小樓房”,是烏溪鎮“蟹經濟”的真實寫照。金莊村根虎水產養殖家庭農場是當地較大的螃蟹養殖基地,一方方蟹塘在陽光下泛著銀光。
“我這個基地有160多畝蟹塘,其中70畝是蟹苗塘,其他是成蟹精養塘,去年掙了五六十萬元。我們這里人員工資比其他地方要高,去年光是支付用工工資,就有一二十萬元,不少人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方根虎是當地有名的水產養殖大戶,有著30多年的水產養殖經驗。為提高養殖效益,他給蟹塘配備了增氧機,手機里安裝了“塘管家”,如果蟹塘溶氧量偏低,只要打開“烏溪智慧養殖綜合管理平臺”,點擊對應按鈕,便能啟動增氧機,提升蟹塘溶氧量。方根虎興奮地說:“自從安裝了增氧機,每畝蟹塘養殖密度差不多提高了一倍。”
烏溪鎮河汊縱橫,水網密布,憑借當地30多年的養殖經驗、1.2萬畝養殖規模和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發展成為“中國優質河蟹蟹苗第一鎮”。在長期的實踐中,當地蟹農總結出“養蟹先養水”的經驗,通過“種草、投螺、稀放、配養、穩水”,實現生態養殖全覆蓋。
在做好蟹苗和成蟹養殖的同時,當地還注重拓展產業鏈條。二齡蟹,個頭不大,賣不上好價,過去是螃蟹養殖的“邊角料”,但其蟹黃與蟹膏卻比較豐滿。2024年,七房村瞄準這一商機,村企聯手成立蟹逅七房食品公司,對二齡蟹進行深加工。
“我們蟹逅七房項目通過清洗、蒸煮、拆解等流程,提取二齡蟹的蟹黃、蟹膏、蟹肉等產品,并采用先進的液氮速凍技術,保證產品的鮮度和口感。公司與白象方便面、同慶樓包子鋪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他們提供原料半成品。去年蟹逅七房銷售額達800萬元,為村集體增收80多萬元。”七房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王振興說。
享有“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美譽的當涂縣,全縣約有2萬戶農戶從事水產業。2024年,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40.9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6.86萬噸,產值達34.1億元。其中,河蟹養殖面積有25萬畝,產量達1.75萬噸,產值達18.7億元。水產養殖業已成為當地的富民產業。據了解,2024年,當涂縣村集體經濟年均收入達114萬元,主要來源就是集體水面發包收入;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0022元,連續22年位居全省縣級第一。
當涂縣還積極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升級,已建成以漁業為主體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各1個,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市級16家,擁有省級水產良種場2個。同時,成功創建首批“安徽省有影響力的綠色食品區域公用品牌”,并培育“一對活寶”“多島湖”等本土企業品牌15個。投資5000萬元改造的塘南水產大市場,年交易量超4萬噸,線下交易額逾30億元,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水產品集散中心。
智造升級,激發產業新動力
走進當涂縣奧克斯空調生產車間,生產線上一個個靈活的機械手,自動抓取空調部件并進行安裝,高效而準確。“我們馬鞍山總裝分廠,現有生產線12條,員工2100余人,產品出口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600萬套。工廠生產設備數控化率達87%,關鍵數據采集率達90%,近年來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等榮譽。”分廠主管蘇義彪介紹。
以奧克斯空調生產基地為龍頭,當涂聚集了粵美、揚山聯合、德善等一批關聯企業,覆蓋上游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機制造、下游渠道服務的完整鏈條。2019年當涂智能家電制造產業獲批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2022年獲批省級微型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2025年獲批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除了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醫藥食品也是當涂重點打造的產業。“泰恩康生物工程建有1萬平方米的中試生產車間和1個質量控制實驗室,目前在研的產品有兩個,一個是羅普司亭,一個是依柯胰島素,前者主治血小板減少癥,后者則是一種長效胰島素。我們的目標是讓患者能夠安心地用上優質的國產藥品。”安徽泰恩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冬連說。
作為廣東泰恩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投資建設的中藥口服固體制劑生產基地,安徽泰恩康建成了工藝技術先進的中藥丸劑生產線及醫用外科口罩(無菌型)生產線。成立10多年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年銷售額保持了10%~20%的增長。
庫迪咖啡是當涂上下引以為傲的招商引資項目,項目總投資巨大,計劃建設全球超級工廠。“我們兩天拿出承接方案,三天考察拜訪庫迪總部,兩周完成項目簽約,三個月產品下線。”當涂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張靜思介紹,“庫迪咖啡全球供應鏈基地項目簽約后,縣里落實‘一個包保領導+一個項目專員’的企聲響應機制,專門負責對接該項目,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做好項目服務。”
“自2023年7月16日簽約落戶當涂,庫迪咖啡兩年來已形成覆蓋生豆倉儲、咖啡豆烘焙、食品飲料、包裝材料等咖啡配套產業集群,業務覆蓋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門店數量達1.8萬家。”當涂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華傳明興奮地說。
當涂縣經濟開發區轄一區四園,擁有工業企業1000余家,先后引進了國星生化、桂龍藥業、和勝新能源、新太合金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形成了金屬基材料及汽車零配件、智能家電和食品醫藥三大產業集群。2024年,一區四園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元,開發區本級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3%, 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9.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1%。
文旅融合,綻放山水新魅力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后,很多人帶著詩集來這里打卡。當涂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終老之地,其墓前常擺滿四面八方游客敬獻的美酒。”谷氏家族第49代李白墓守墓人谷常新說。
步入當涂縣城東南大青山西麓的李白文化園,仿佛穿越時空,與詩仙李白進行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我們以李白文化為名片,每年舉辦詩歌節、拜謁詩仙等活動,吸引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今年開展了李白詩歌朗誦短視頻創意大賽活動、‘觀江東山水、訪太白仙蹤’主題采風活動等,接待各類研學活動50余場、學生約1.3萬人次。”谷常新說。
當涂還是《千字文》編撰者周興嗣的故里。該縣打造了全國首個千字文數字館,讓有著1500年歷史的蒙學經典在這里實現了數字化復活。設置的“千年文脈”“數字解碼”“沉浸劇場”“互動學堂”四大主題展區,運用AR增強現實、全息投影、AI智能交互等前沿技術,將《千字文》的千年智慧轉化為可觸、可感、可參與的沉浸式體驗。3D弧形影院播放的新編穿越題材動漫劇《千字千文 絕妙華章》,則帶著游客感受千年文脈的律動。自今年3月開館以來,千字文數字館已接待研學、參觀游客近4000人次。
“波翻曉霞影,岸疊春山色。”當涂文化底蘊深厚,山水資源豐富,為深挖文旅消費潛能,該縣積極拓展“旅游+”多元業態,推動產業融合升級。南京世紀緣酒店集團與甑山生態園景區攜手打造的文旅綜合體——世紀緣泊漫溫泉度假區,便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2023年10月,雙方簽訂為期20年的合作投資協議,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1.2億元,多個業態完成改造并投入運營。”度假區總經理韓亮說,“我們老柴坊特色餐廳都是土菜,食材新鮮,平時一天能有一兩百人來用餐,國慶期間包廂基本客滿,餐飲一年營收能有八九百萬元。我們還接待上海、杭州的康養團,等年底寧馬城際鐵路開通后,游客應該會更多。”
當涂縣堅持“大景區”觀念,以李白文化旅游區、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兩大4A級景區為核心,整合桃花緣生態休閑農場、甑山生態園等資源,推進“景區+文化”“景區+創意”等模式,放大文旅集群效應。其中,民宿建設方面,計劃到2027年創建省級皖美民宿不少于20家、申報皖美休閑旅游鄉村3個,進一步彰顯“山水詩都 大美當涂”品牌影響力。
以數智賦能制造、以特色興農富民、以文化激活資源,當涂縣持續彈奏“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文旅興業”的協奏曲,在長江之畔譜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調研采訪組成員:強昌洋 王卓 王芮雯)
責任編輯:王振華